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滚动新闻 > 正文
 

宝钢“撤退” 邯钢赢“阶段性”战役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6年09月13日 11:20 21世纪经济报道

  本报记者肖华北京报道

  “可以说,目前邯钢集团取得了阶段性的胜利。但在明年邯钢权证行权之前,邯钢集团的控制权风险还一直存在。”

  9月8日是“宝邯争夺战”画上阶段性句号的日子。

  当日,G邯钢(600001.SH)召开2006年临时股东大会,《关于收购邯钢集团公司部分资产的议案》获得全票通过。统计数据显示,总持股比例达到4.96%的宝钢系没有参加投票,参加表决的股份只占总股本的2.68%。

  并购专家对本报记者表示,此举表明宝钢系资本意志在G邯钢中“隐形”的态度很明显,此前遭遇“兵临城下”的邯钢集团可以说打赢了控制权保卫战的第一仗,可以暂时睡上一个安稳觉。

  其实,宝钢系8月悄然减持邯钢JTB1(580003),已为今天的结局埋下“伏笔”。

  两个多月前,为争夺G邯钢流通股筹码而在二级市场上摆出你死我活的“宝邯阵势”似乎已经烟消云散。

  邯钢取得“阶段性”胜利

  根据G邯钢的公告,本次收购的邯钢集团资产包括今年5月才投产的中板生产线,该生产线设计年产能80万吨中厚板。收购完成后,G邯钢的中厚板生产能力将超过180万吨,关联采购额将由30.28亿元下降到3.1亿元。

  “邯钢集团能够将优质资产装进上市公司,表明宝钢、邯钢之间在二级市场的并购战告一段落。”光大

证券钢铁行业分析员赵志成表示。

  G邯钢董事长刘如军的表态也证明了市场的分析。刘表示,邯钢与宝钢的关系并非“剑拔弩张”,宝钢是支持邯钢发展的。

  9月11日,本报记者从上海证券交易所获得的交易信息显示,从8月31日起,宝钢系就已从邯钢JTB1的大户名单中消失了。

  赵志成表示,资产收购为还可能存在的二级市场并购风险做好了准备。按照G邯钢的收购计划,资产收购将以现金的方式支付,预计邯钢集团将一举回笼多达20.36亿元的资金。

  “可以说,目前邯钢集团取得了阶段性的胜利。但在明年邯钢权证行权之前,邯钢集团的控制权风险还一直存在。”赵志成告诉记者,全流通时代,二级市场的并购一般都是悄无声息的,今天宝钢系退出,并不代表未来不卷土重来。

  G邯钢2006年中期报告显示,宝钢系今年二季度没有减持G邯钢的流通股,仍然持有G邯钢4.96%的股份。

  此前,为紧急应对宝钢系在二级市场的资本攻势,邯钢集团2006年6月2日公开对外宣布,将斥资不少于15亿元增持上市公司的

股票

  根据8月17日G邯钢公布的增持数据,截至2006年8月16日,邯钢集团已累计增持G邯钢股票98760013股,占G邯钢总股本的3.54%。据此计算,短短两个多月时间,邯钢集团在二级市场上耗费了数亿资金。

  目前,邯钢集团共计持有G邯钢1730938384股,占G邯钢总股本的62.04%。

  宝钢系暂时“隐形”

  今年以来,宝钢在二级市场收购国内其他钢铁股的做法成为行业热门话题,市场一度认为这是宝钢旨在整合国内钢铁行业的资本意志体现。G宝钢今年一季报显示,宝钢系一举杀入包括G邯钢在内的9家钢铁股。

  但是,G宝钢2006年中期报告显示,宝钢系的资本意志正在消退,宝钢持有并位居前十名的钢铁股数量由9家减少到6家。

  8月29日,宝钢集团总经理徐乐江在中期业绩推介会上表示,根据中国资本市场的现状,通过二级市场收购实现做大做强的条件还不成熟,宝钢目前对邯钢没有并购意图。

  根据9月8日G邯钢的公告,由于邯钢集团是G邯钢最大的股东,邯钢集团要回避表决资产收购议案,因此,宝钢系对资产收购议案最有表决权。

  如果宝钢系有意在短期内打击邯钢集团,那么肯定不希望收购议案通过,邯钢集团的资产进入上市公司的计划无疑实行不下去。

  并购专家表示,减持邯钢权证的宝钢系是否会在二级市场上继续抢攻邯钢,资产收购议案通过与否是关键。

  G邯钢资产收购议案顺利通过的事实表明,宝钢系的确有意放邯钢一马。

  赵志成指出,按照《国家钢铁产业政策》中关于国内钢铁产业集中度和地域布局的规划,宝钢系收购地方钢铁公司以做强、做大钢铁产业的方向,国家是支持的。

  “从长远角度说,宝钢系肯定不愿意放弃收购,但限于目前中央国资委与地方国资委在整合路径上的分歧,宝钢系惟有无奈退隐。”

  他认为,作为行业领头羊的宝钢,未来如何通过最有效的方式在国内

钢铁业的并购中有所作为,的确是一大难题,“毕竟在中国,通过二级市场并购达到整合目的,需要很大的魄力”。


爱问(iAsk.com)


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