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滚动新闻 > 正文
 

争议“质”“量”:突围科研领域无效投资”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6年09月13日 09:01 21世纪经济报道

  六人谈

  90%的科研“成果”无实际价值。9月5日,全国政协常委张涛一言激起千层浪。实际价值是否判断科研成效的合理标准?科研成果由数量转向质量的路径何在?是为六人谈第八期。

  质的提高要以量的扩大作基础

  欧阳觅剑中国现在普遍存在着对过剩的担忧。中国科研成果90%无价值的观点,可以说是“过剩忧虑”在科研领域的体现。90%是个令人触目惊心的数据,虽然这不会是一个严格量化的结果,但也足以引起我们对科研领域“无效投资”的担忧。

  但是,放长眼量,我觉得不必过于担忧。过剩之后必然是激烈竞争,然后优胜劣汰。以前,一个学者发表一篇SCI论文,就能得到丰厚的奖金,在评职称时也会得到较高的评分;但SCI论文数量多起来之后,很多学校就不但看论文数量,还要看其影响因子。从少量SCI论文到大量SCI论文再到高影响因子的SCI论文,这是质量提高的路径,以科研成果数量增加和竞争加剧作为前提的,其中当然会有相当一部分价值较低的成果,但也会有一批高质量的成果脱颖而出。

  我们不能指望跨越数量扩张的阶段,因为那意味着竞争的缺失。没有激烈的竞争,或许会出现某些高质量的科研成果,但不会形成持续发展的局面。

  如何破除学术泡沫

  必娴几位科学家们所指出的“浮躁学风和科技泡沫”等现象,有一定的社会及制度根源,如应试教育与大学里学生获取学位和教师评职称的硬件要求。

  有一个很容易被忽略的问题是,学术上的泡沫如何能被识破?就理工科而言,很多科技成果可以通过投入实践而显示其价值。然而在文科,将一些理论进行实践的难度较大。这些学术论文中,一旦有“一炮走红”的,便会被学生们引用,而引用的频率,常常也是与该论文作者的名气成正比。这是一种自我强化机制。

  要识破这种泡沫,就需要对应试教育作出相应的改革,从小就培养一个人独立思考的习惯与能力,希望能够甄别出各种论文的价值。相关教育部门还应从制度上给学术创新以真正的奖励,最重要的是要建立一种甄别和考核的有效机制,而不是一味地以在某个级别的刊物上发表几篇学术论文为衡量一个人学术水平以及能力的标准。

  建立多元的激励机制

  戴志勇什么样的激励机制,就决定出现什么样的行为。以“量”来评估,自然就求量得量。至于数量多了是否会转化为质量的竞争,还得看由谁来评估,评估者是否有激励来精心设计评估标准并有效执行。如果始终只能由行政部门或行政化的学术部门来进行评估,并由此决定科研人员的升迁、科研立项和拨款,那么所谓的由量到质的转变,即使不是无效的,也将是极其缓慢的。

  硅谷与华尔街的有效结合,已向我们提供了足够的启示。科技成果能否转化为社会福利的提高,关键在于资本能否从中发现利润的可能。风险投资通过

资本市场和技术产权市场激发出科技工作者的动力,在这个过程中,科研人员得到良好回报,科研成果得以优胜劣汰,经济体得以升级再造。这是市场筛选与发现的力量。一个国家如果有强大的实用性科技产业,科技发展的内在要求以及整个社会科技氛围的良化,必然也会对基础科学研究形成强力推动。应用性技术的发展应与基础研究形成良性互动。

  过度追求实际价值是一个民族的短视

  李巍仅把有无“实际价值”作为衡量科研好坏的标准是一种非常短视的行为,并以此认为我国目前所存在的大量“科研泡沫”根源在于没有以“实际价值”为导向则是非常可怕的。

  恰恰相反,我们向来都是一个以实用主义为特色的民族,在过去几千年来,我们诞生了“四大发明”,但却始终没有诞生“牛顿三大定律”,没有诞生“相对论”。我们是一个擅长制造能工巧匠的民族,但却不是一个擅长制造科学家的民族。为何?强大的实用主义传统消解了我们进行抽象的形而上思考的能力,对于稍微远离现实的东西我们便以没有“实际价值”为借口进行排斥,在这种传统下,不可能诞生伟大的科学,因为科学最初通常是没有实用价值的。

  就犹如同样实用主义的日本,在技术上可能领先于世,但在科学水平上却远不如美国。没有持续的科学进步作为基础,技术最终将会丧失活力,而科学的探索是远远不能用“实际价值”来衡量的,从短期看,绝大多数科学研究都是亏本的,但从长远来看,却是一个民族的宝贵财富。

  远非“体制”所能改变

  葛耘娜说“每年国家统计的数万项科研‘成果’中百分之九十以上无实际价值”的人,其言下之意不过是要以“有无实际价值”为核心替代以数量为核心的评估体系。

  追求数量上的成功是急功近利的表现,那么追求所谓“有实际价值”的研究就不是急功近利吗?二者从本质上并无差别,后者带来的影响也不会好过前者,最后可能是越来越少的人去做基础研究,而是忙着申请能立竿见影、看到“实际价值”的项目。可是没有良好的基础性研究,应用性研究又能走多远呢?

  学风浮躁、学术造假不能作为个别的事件进行分析,而应该当作整体的事件来看。从“数量”到“实际价值”的标准转换背后,一种急功近利、跑步前进的民族心态并无任何变化。我们是否意识到:在一个把“科学家”奉为民族英雄的时代,这又怎是“体制”二字所能改变的问题?

  体制乏力,寄望科研队伍责任感

  邵颖波当今的科技研究成果如何有目共睹,所以,没必要考虑90%这个比例是否准确。量与质也是问题的表面,说现在的科研成果质量低是因为注重数量,不够准确。和发达国家相比,我们在数量上也是有相当差距的,从每年申请发明专利的统计上就可以知道这一点。很明显,这种现象的根本原因在于参与科研的人在动机上出现了偏差。大多数写科技论文的人不是不切实际,而是太切实际,太想从中获得现实之私利,包括职称、奖金、经费以及地位名声。

  体制当然是一个重要的诱因。说现存的体制是祸根并不错,但这个祸根并不可能一举消除,因为它和国家的各个方面是结成一体的。可以寄托一点希望的是科研队伍本身,他们毕竟还算是我们这个国家的智识、精英阶层,他们在心底下还是懂得生命的实质意义,他们的身上还是具有中国知识分子传统的经世济民精神,是有责任感的一群。因此,要想办法搅醒他们心底里宝贵的意识,努力挣脱世俗的困扰,为国家做出真的贡献。


爱问(iAsk.com)


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