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新闻网-成都商报讯
超市自制凉菜当天卖不完第二天又继续销售、不同生产日期的散装食品混在一起销售……这些超市食品安全管理的空白即将得到填补。记者10日从有关部门获悉,商务部最近发布了国内首部零售业态食品安全操作规范———《超市食品安全操作规范》,从即日起至9月16日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并有望年内正式施行。
自制食品一直是超市食品的管理盲点。《规范》提出,使用紫外线灯对凉拌菜的操作台消毒时,应在无人工作时提前开启30分钟以上,以此达到最佳消毒效果。制作好的凉拌菜应保证在4小时内销售完,并用明确指示牌告知消费者选购后尽快食用。顾客购买卤肉等熟食后需要切小的,工作人员也必须进入单独的操作间完成,防止灰尘等污染。
接触直接入口食物的操作人员,除了进行正常清洗消毒外,《规范》还要求他们在上厕所后,处理生食食物后,咳嗽、打喷嚏、或擤鼻子后,触摸耳朵、鼻子、头发、口腔或身体其他部位后都要洗手。
对此,多家大型超市的有关负责人表示,自制食品存放销售六七个小时其实也不会变质,《规范》的要求有些苛刻。但是,虽然这只是推荐性而非强制性政策,却为超市食品安全提供了一个良好的范本。
另外,根据《规范》,如果一种食品仅有两天的保质期,超市最起码应为消费者留出一天的存放时间,不能销售当天就已到期的食品。由生产者和超市预包装或分装的食品,严禁更改原有的生产日期和保质期限。已上市销售的预包装食品不得拆封后重新包装或散装销售;散装食品,应将不同生产日期的食品区分销售,先进先出,并明确生产日期。
据羊城晚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