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滚动新闻 > 正文
 

“国退”“谁进”关键是制度设计问题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6年09月08日 22:35 中国产经新闻

  撰稿/本报评论员 魏稳虎

  最近媒体公布的两组数字引起笔者的思考。

  其一,国家统计局最新公布的调查结果显示,截至2005年,在一些市场化程度较高、竞争激烈的行业,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集团所占比重相对较低。比如,在娱乐业、计算机
服务业和建筑装饰业等行业中,没有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集团;而另一方面,在一些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数量上占62.7%的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集团拥有94.1%的资产总量。另外,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集团在公用事业、科技发展等方面也处于绝对控制的地位。

  其二,国务院研究发展中心最近发表的一份研究报告指出,在我国已开放的产业中,每个产业排名前5位的企业几乎都由外资控制;在28个主要产业中,外资已经在21个产业中拥有多数资产控制权。比如,占全国产量80%以上的最大的5家电梯生产厂家,已经由外商控股;

化妆品行业被150家外资企业控制着;
汽车行业
销售额的90%来自国外品牌。

  如果将两组数字联系起来便会发现,一方面国有资本从一些竞争领域逐步退出,另一方面外资加快了抢滩占地的步伐。这一现象应该引起我们的警觉。

  应该讲,国有资本从一般竞争领域有序退出是大势所趋。与计划经济时期的“以量取胜”不同,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国有经济的主导作用主要体现在控制力、影响力和带动力上。要做到这3个“力”,就必须调整布局、优化结构,使国有资本更多地投向关系国家安全和经济命脉的重要行业和领域。从国家统计局公布的结果数据看,国有资本的布局变化正是遵循了这一设计思路。对此无可厚非。

  按照设计者的思路,“国退”的一个目的是为了促进市场竞争主体的多元化,形成充分竞争的市场,提高国内企业的整体竞争力。故此,才有“国退民进”一说。然而,外资掌控部分国内产业的现象说明,“国退”之后,市场并未完全按照设计的轨道运行。

  应该讲,如果单纯从经济角度看,“国退”之后“谁进”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能否形成充分竞争的市场,能否使各种竞争主体在平等的条件下进行合法竞争。然而,不仅现实中不存在纯粹的经济行为,即便是理论上的经济行为,也需要许多“假设”作为条件。由此推理,“谁进”的问题不是一个单纯的经济问题。

  如果从国家利益和产业安全角度看,“国退”之后,同样存在“控制力、影响力和带动力”问题。在经济全球化时代,国与国之间较量的是综合国力和核心竞争力。民族工商业是综合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如果主要产业不由国内资本掌控,那么综合国力从何体现?民族工商业又是自主创新的主体,如果将产业控制力易手他人,那么国家的核心竞争力又从何体现?国内汽车业的境遇说明,我们虽然让出了品牌、让出了市场,却没能提升国内汽车业的整体竞争力,也没能得到核心技术。交了如此昂贵的学费,我们应该学点什么。

  事实上,为维护产业安全和国家利益,包括自由市场经济国家在内的多数国家都推行了产业保护政策。比如在美国,除《反垄断法》外,还有专门机构对外资并购进行经济安全审查。不但如此,对于大型的跨国收购,还可能要遭遇美国司法部和对外贸易委员会等机构的反垄断审查。所以,通过制度设计来规范“进入者”,这是一个常识,而不是问题。

  “谁进”的问题归根结底是一个制度设计的思路问题。经过多年的探索和发展,我们已经走过了产业“起步阶段”,以开放促改革的思路应该得到调整。笔者曾撰文认为,对于外资的进入,我们必须让激情回归理性。“理性”表现在两方面:一方面,不能因噎废食,将外资视为洪水猛兽,一概拒之门外;另一方面,必须摒弃招商引资中的“外资情结”,首先着力培育内部核心竞争力,其次再考虑市场全球化。令人欣慰的是,于9月8日实施的《关于外国投资者并购境内企业的规定》,对可能影响国家经济安全、造成过度集中、排除或限制竞争的行为不仅设置了事先防护措施,还设置了事后监管办法。《规定》的修订,从一个侧面反映出制度设计者思路的变化。这是一个积极的信号。


爱问(iAsk.com)


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