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滚动新闻 > 正文
 

亚行提醒“防过热” 四大因素影响宏调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6年09月08日 09:12 21世纪经济报道

  本报记者秦旭东北京报道

  亚行将2006年中国经济增长率预测值由早先的9.5%大幅上调至10.4%,并预计中国经济在2007年将增长9.5%。

  “亚行官方从来没有‘中国经济过热’的提法,我们更多是着眼未来———防过热
。”

  9月6日,在亚洲开发银行(亚行)《2006亚洲经济发展展望更新版》发布会上,亚行驻中国代表处副代表兼首席经济学家汤敏出言谨慎,但并不掩饰对当前宏观经济形势的担忧:如果继续目前的走势,未来一两年将会出现通货膨胀。

  亚行对今年4月发布的年度标志性报告《2006亚洲经济发展展望》进行了补充,将2006年

中国经济增长率预测值由早先的9.5%大幅上调至10.4%,并预计中国经济在2007年将增长9.5%。而CPI预计上涨1.6%,比4月发布的2.3%的预测值有所下调。对亚洲地区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增长预测值也上调了0.5个百分点,达到7.7%。

  亚行称,“这次修订主要是因中国的投资和出口增长导致经济增长加速所致。”

  今年上半年,中国GDP增长10.9%,其中第二季度增长11.3%,为1994年以来增长最快的季度。而投资仍然是增长的主要动力,固定资产投资上半年同比增长29.8%,远远超过18%的官方目标。上半年出口增长了25.2%,进口增长21.3%,外贸顺差达到614亿美元,2006年经常项目顺差占GDP有望达到7%左右。

  亚行首席经济学家艾弗兹·阿里说,“采取一些宏观调控性货币政策和行政性措施之后,8月中旬人民银行又再次提高了利率。我们预计下半年经济增长会略微放缓。如果目前投资持续高增长的话,我们担心可能会导致未来的产能过剩。”

  此前,世界银行8月发布的“中国经济季报”认为,中国投资的高增长,“既得益于地方政府的推动,也越来越受到企业利润和盈利能力的驱动”,过热的迹象并不明显。

  汤敏对此有不同看法,他认为利润状况好的主要是一些垄断性国企,他们的利润大涨一方面来自于垄断地位,一方面得益于原材料和资源价格的上涨。这些利润都留在企业,用于一些范围的投资,效率很低。应该由财政来分红,进入公共预算用于教育、卫生、环保、扶贫等公共领域,既能将投资率降下来,又增加消费。

  亚行高级经济学家彭龙运也表示,大量国企利润留在企业是今年投资率高企的一个重要原因,消费率低而投资率高的一个重要原因是政府支出结构有问题,要综合考虑政府掌握的资源,更多用于公共领域。

  报告指出,新近的一些迹象显示,中央政府还将采取更多的宏观调控措施,但是,“迄今为止所采取的调控措施对经济影响的程度和适用性还不很明显。”影响宏观调控措施效果的因素主要有四个方面。

  首先,地方政府和中央政府的目标有时并不一致,地方官员更多关注那些能够彰显政绩并直接带动经济增长的项目,而较少关注那些潜在的、稳定宏观经济的目标。行政措施和规劝有助于抑制投资过快增长,但在一个庞大的经济体中实施这种严格控制并非易事。

  其次,由于民间投资和地方投资的比重增大,新开工项目资金来源多元化,企业自身利润留成越来越成为资金来源,中央政府很难像以前那样直接控制投资决策。

  第三,政府决策所依赖的地方数据仍然不是十分准确,数据导致人们对经济状况的解释也不同。

  最后,中国的利率和信用风险对信贷需求和资金配置的影响还远低于成熟市场经济国家,非市场因素仍发挥着相当大的作用,行政性调控措施的效果也因不完善的金融体系而打折扣,而外汇储备和资本流入的增加也影响了利率的作用。

  亚行高级经济学家庄健认为,当前宏观经济面临着几大挑战,包括过快的增长能否降速,并且既防过热又防止“硬着陆”,如何有效调控投资、贷款增长和过多的流动性,如何提高能源使用效率和如何缓解收入分配差距扩大的趋势等。

  他对此提出几项政策建议,从短期看,要加大对冲力度,进一步升息,提高准备金率,缓解贷款并降低流动性;严格执行有关防止

房地产泡沫的措施;完善土地、环保等行政性调控手段。从长期看,要提高农民收入,促进消费增长,加强金融体系,提高能源使用率,加强环保。

  汤敏也认为,除了必要的行政性手段之外,利率等更市场化的调控手段应该得到更充分的利用。


爱问(iAsk.com)


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