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滚动新闻 > 正文
 

受制国际贸易争端 中国鞋企图谋高端出击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6年09月08日 08:48 中国经济时报

  ■本报记者 范思立

  聊起2006年的中国制鞋业,中国皮革协会理事长徐永的心情颇为复杂。一方面,中国制鞋占全球产量一半;另一方面,10月6日是欧盟是否继续对中国鞋进行反倾销的最后期限,而且,就目前的谈判情况来看仍无定论。

  “中国鞋类产品科技含量不高,导致了高附加值产品的缺少和国际竞争力的不足。同时,原材料价格上涨,欧盟对中国皮鞋类产品实施反倾销等因素,使中国鞋业发展面临挑战。”徐永在接受中国经济时报记者采访时指出了中国制鞋业的窘境。

  中国鞋对外贸易从未平静

  据统计,2005年中国共出口鞋类产品69亿双,达184亿美元。今年上半年,鞋类产品出口金额为98.5亿美元。然而,中国鞋业凭借比较优势所换取的外汇,却引来了国际贸易争端,尤其欧盟的咄咄逼人之势让中国鞋企面临多事之秋。

  “中国对外进行鞋业贸易已经有二十多年的历史,但多年来这个市场曾未平静过,中国鞋业在国际市场上背负‘倾销’罪名。”康奈集团董事长郑秀康对

中国经济时报记者表示,“特别是今年10月6日以前,欧盟将就今后5年是否对中国皮鞋实施反倾销作出最终裁决,结果并不乐观。”

  在中国加入世贸组织以后,针对中国皮鞋的国际贸易争端就一直没停止过,且不断升级。2006年3月欧盟委员会批准对中国产皮鞋加征进口关税,欧盟认定中国皮鞋以不合法的低价在欧盟市场销售。这意味着从4月7日起的6个月时间内,欧盟对中国产皮鞋征收的反倾销税将逐步提高,最终将从目前的4.8%过渡到19.4%。随着税率阶梯式上升,中国鞋出口欧盟颓势日益显现,这势必影响了中国1200多家制鞋企业和400多万人的就业。

  

商务部外贸司综合处处长朱兴龙也认为,今年面临的贸易摩擦形势依然比较严峻,欧盟对中国部分鞋类的反倾销调查正在紧锣密鼓地进行中,制鞋业面临较严峻的贸易争端。

  据欧盟调查人员认定,中国一直对本国制鞋商提供免税、优惠贷款和低于市价的租金等优惠措施,允许它们以低于生产成本的价格进行销售。而商务部经济研究院研究员梅新育向中国经济时报记者表示:“欧盟通过这样一个结果显然是不公平的,没有将中国按照市场经济地位来考虑。事实上,中国没有也不可能把制鞋业当做战略产业来对待,更不会给制鞋企业免税,提供优惠贷款和特殊的低租金,也不存在违反世界贸易规则的问题。”

  积极应对抗辩到底

  面对制裁,中国鞋企和相关机构积极应对,包括康奈、奥康、红蜻蜓在内的中国14家鞋企发布了《关于应对“欧盟反倾销”的联合宣言》,表示“强烈不满并提出严正抗议”,并倡议所有中方应诉企业积极联合,继续抗辩以赢得欧盟委员会公正的裁决。

  “过去中国企业面对反倾销往往比较被动,现在的中国企业正在逐渐走向成熟。中国企业已有温州打火机在反倾销中胜诉的先例,这无疑为中国鞋企提供了借鉴作用。”朱兴龙对本报记者说。

  “尽管欧盟加征关税对中国鞋企的影响不一,但对大部分本已薄利的鞋企而言,无疑是雪上加霜。因此,中国鞋企必须从整个行业的长远发展考虑,只要有一点胜诉的希望就应该在终裁结束前抗辩到底。”梅新育认为。

  “转变贸易增长方式是中国鞋业摆脱困境的有效方式,此前的低价格竞争路线已经行不通了,只有发展自有技术,打造高端品牌形象,切实体察消费者需求,才能赢得更为广阔的市场。”郑秀康向记者坦言,中国再也不能走靠低价格竞争取胜的路线了,“中国制造”需要自己的国际品牌。

  中国制造需要自主品牌

  “由于我们没有形成自己的品牌优势,容易受到贸易壁垒限制,在今后一段时间里,我们将以‘商务舒仕’系列为主打产品,打造舒适生活的品牌新主张,以求更好地抢占全球鞋业中高端销售市场,让世界认识到,皮鞋中国造是以品质取胜的。”郑秀康诚恳地对记者表示,“中国皮鞋要突破国际贸易壁垒就要创世界名牌,但仅仅靠几家企业势单力薄难成气候,我们愿做探路者,希望更多的同行跟进。”

  “国际化是必走之路。”徐永对记者说,国家对鞋业提出了产业结构调整的目标,要求全行业用15年左右的时间打造3—5个国际品牌,实现从鞋业大国向鞋业强国的转变。

  郑秀康认为,国际化是中国鞋企做大做强的必走之路。只有加大自主创新、自主创牌力度,掌握核心技术,才能练好内功占领国际高端市场而立于不败之地。目前,康奈已在全球20多个国家和地区开出了100多家专卖店,并计划在未来5年内在海外开出1000家专卖店(柜)。

  鞋企的国际化之路该怎么走?朱兴龙向记者分析认为:“通过多种形式的合作,将可以使双方实现双赢。对于中国鞋企来说,只有从粗放型转向集约型增长才能从根本上解决贸易壁垒问题。”对此,中国将采取控制产量和出口数量增长,积极吸引外资,加速技术引进,调整和优化产品结构等措施,改变目前鞋类产品档次低的局面,使高档产品占15%,中档产品占50%,保持一定比例的低档产品,以适应不同消费层次的需要。

  中国鞋企应该苦练内功,通过提高自身产品的附加值和科技含量以增强对外

竞争力。“因此,中国鞋企应进一步强化规则意识,提高产品的质量和档次,积极树立自己的正面形象,避免授人以柄,尽快塑造自主品牌,提高产品的附加值和科技含量,增强企业的国际竞争力,中国鞋企才能真正冲出国门,走上世界。”梅新育说。


爱问(iAsk.com)


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