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新闻网-广西日报南宁讯(记者陈江)8月,一份来自广西检验检疫局统计报表显示,今年上半年从广西口岸出口越南的杂交水稻种达29批、1965吨、总值110.68万美元,经报检出口的杂交水稻种数量在全国各省区中居第一位。
广西杂交水稻深受国内外市场欢迎这并非新鲜事。由于广西的科研人员在杂交水稻育种研究中取得一个又一个的突破,“杂交水稻高产不优质,优质不高产”这一
长久以来形成的矛盾已经得到破解,广西杂交水稻育种技术水平在全国久负盛名。优质恢复系桂99系列的育成就是其中一项重大的科研成果。
由广西农科院李丁民率领的科研人员选育成功的优质恢复系桂99系列,首先让杂交水稻的米质提高了一个档次。利用桂99作首配的品种(组合)汕优桂99,被“七五”国家科技攻关总结会议评为“优质高产多抗组合”,获“七五”国家科技攻关重大成果奖。时至今日,桂99仍然是应用历史最长、范围最广的优质恢复系。它的育成极大地促进了我国杂交水稻向优质高产的方向发展,也为野生稻资源的利用开拓了新途径。据2004年自治区种子总站统计,桂99配出的杂交稻品种有14个,其中既有感温型的早稻、晚稻品种,又有适合华南南部作晚稻的感光型品种。桂99也是迄今为止应用时间最长的水稻恢复系之一。近20年来,全国各地育成的水稻恢复系超过100个,但大多数都更替得很快,只有明恢63和桂99两个恢复系仍然长盛不衰。桂99系列杂交水稻品种的累计应用面积已达981.03万公顷,为种子经营部门和农户产生直接经济效益4.34亿元,为社会新增净产值36.16亿元,两项共计40.5亿元,取得了显著的经济和社会效益。在今年2月召开的全区科学技术大会上,特别贡献奖颁给了该项目。
对杂交水稻优质化的追求从来没有让广西的科研人员停止过脚步。广东、广西和海南三省区的水稻种植面积约480万公顷,其中杂交稻约占70%。由于华南双季稻区的气候生态条件,不利于优质米的形成。为了从根本上改良杂交水稻的品质,广西农科院水稻研究所的科研人员把研究方向放在育种策略的调整上,努力寻找适合华南稻区生态特点的杂交水稻优质化育种体系。这一被称为“华南杂交稻优质化育种的创新和应用技术”,在科研人员的不懈努力下也取得了成功。
科研人员们通过以提高整精米率、大幅度降低垩白粒率和垩白度为主攻方向,收集和选用细长粒的小粒亲本,同步进行不育系和恢复系的改良,从而选育出整精米率高、垩白粒率和垩白度低的小粒型保持系、不育系和恢复系。并在提高父母本米质的基础上,配组出米质达到国标优质米标准的优质高产三系杂交水稻新组合——早晚籼组合:包括秋优桂99、秋优1025、美优桂99、美优1025、美优198、美优998、绮优桂99、绮优1025、绮优293等通过省级审定的小粒型优质杂交稻新组合。其中,6个感光组合和2个感温组合达到国标优质米标准。
同时,科研人员还探索出优质高产杂交稻组合的高产繁殖制种技术和高产栽培技术。该项目育成的十个小粒型优质杂交稻组合从1998年开始,陆续进入广西、广东和海南的试种及商业化生产。生产试验及应用证明,以秋优为代表的小粒型系列优质杂交稻组合在两广的稻谷市场销售单价很高。
据有关部门不完全统计,在2001-2005年间,该所选育的系列小粒型优质杂交稻组合在广西、广东、海南累计种植面积为72.1万公顷,形成新增水稻总产值10.76亿元。编辑:杨东作者:陈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