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滚动新闻 > 正文
 

部分降价药品从货架上消失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6年09月07日 05:23 深圳新闻网-深圳特区报

  市民:眼看着降价的药品没了厂家:没赚头的药品只好停产

  部分降价药品从货架上消失

  业界呼吁:加快医疗体制改革步伐,减轻百姓药品消费负担

  【本报讯】(记者饶洁)8月28日起,国家发改委调整了99种抗微生物药品的零售价格,共涉及400多个剂型规格,平均降价幅度30%。连日来,记者走访了深圳部分医院、药店发现,虽然我市大多数医疗机构如期执行了新价格,但降价药有断货隐患:部分降价药在药店被下架。更有药店药师告诉记者说,几乎每次调价后都会出现降价药品“消失”现象。

  药店:

药品降价后进不到货

  近日,家住香蜜三村的方阿姨肠胃不适,本想去药店买一盒红霉素肠溶片(125mg24片),可是在附近几家药店都没有买到。红霉素肠溶片此次被列入限价名单,最高零售限价4.8元。方阿姨有些不满,国家对药品进行了限价,但药店不销售,消费者买不到药,降价又有什么意义!

  “进价都4.30元,可发改委限价是3.9元,赔本的买卖怎么做?”深圳一不愿意透露姓名的连锁药店药师讲的是规格150mg×10粒的利巴韦林胶囊。他称,利巴韦林是临床常用抗病毒药物,药店卖5.10元,销售量还可以。但按这次规定的最高零售价3.9元执行,肯定是亏本,目前药店已和供货商协调,要求降低进货价,要是供货商不愿意,那我们只好改卖别的品种。

  不仅药店,在我市部分医院,也出现降价药断货情况。“今天我们查了药房,头孢拉定、头孢氨苄胶囊根本进不到货,治疗咽喉炎的乙酰螺旋霉素库房里还有货,但之后能不能进到货就不知道了”,昨日,深圳市中医院药剂科有关人士无奈地告诉记者,“很有可能下次去进货时,供货商就停止供货了”。他更透露,“几乎每次调价后都会出现这种情况”。

  药企:产品没利润只好停产

  对于部分降价药断货,记者昨日致电广州某生产抗生素的专业化制药企业,其信息部负责人坦言,“头孢氨苄、头孢拉定确实没办法卖了,出厂价就高于限价。”据他透露,去年到今年,国家各种降价令已到企业损失1500万元左右。医药制造企业已没有多少利润可言。

  药厂自然要遵循价格规律,不赚钱不生产,倒无可厚非,不可否认有部分断货药品因定价规则一刀切而出现成本高于限价现象。但这不代表事情的全部。“有些抗生素类药品利润空间原本就不高,降价后更没赚头,在以药养医体制下,医生就没了积极性,这类药品自然会在医院被淘汰”,深圳一制药企业市场部人士这样告诉记者。他谈到,一种药品的流通路线是:药厂—全国总代理—大地区代理—省级代理—地市级代理—医药代表—医院药事委员会—药房—医生。“药品降价后,中间环节费用相应要压缩,医药代表推销积极性就小了,医生开方后得到的利润也少了,药品销量就慢慢萎缩,直至消失”。目前我国超过80%的药品通过医院销售,尤其是抗生素药品,进不了医院,生产就没有多大意义。

  最近国家药监局一退休官员也向媒体披露高

药价内幕:目前,国家规定医院在购进药价上加价15%卖给患者。这是所谓的“明扣”。实际上,私下里药厂要给医院至少三成以上“暗扣”。这正是医院喜欢高价药的原因。因此,类似青霉素、阿莫西林这类价格低廉的抗生素难以得到大医院青睐,原因正在于此。

  患者:“消失”药品变脸加价

  另一方面,有些降价药也并非真的就此“消失”。在深圳某医院门诊部,一位在取药的张先生告诉记者,他常服用青岛某制药厂生产的一种快胃片,以前是瓶装60粒,价格9元多,可以吃10次。后来,这种规格的快胃片在市场找不到了,换成压缩片,一盒24粒,价格14元多,只能支持8次口服量。在他看来,改换药品包装和规格,意味着变相加价。

  有些药品消失,并不是药厂不再生产,而是玩起“改头换面”伎俩:如将注射剂改成片剂、胶囊等;药还是原来的药,审批时换个商品名,称为“新药”;有些药原来用的是塑料小袋包装,改成铝箔片,或添加少许无关紧要成分,再以“新药”报管理部门审批,规格一变就不在降价之列,又可以高价售给患者。举个例子,早些年人们熟知的几分钱一片的阿司匹林,对感冒头痛等疗效好,但在不少医院开不到,取代的是“巴米尔”,成分也是单一的阿司匹林,价格却成倍增长。

  2005年,国家药监局批准新药1113个,同期美国FDA仅批准新药81个,中国药企研发能力真的就这么强吗?在美国,药品价格完全由市场竞争形成,更是与保险公司谈判的结果,如果某种药进不了医疗保险,对药品销售就会影响很大,而保险公司并不会因该药由注射剂改为粉针剂,就把没有进保险目录的药加入医保目录,所以药品“变脸”意义不大。但国内,显然缺乏这种有效的市场机制。

  因此,市场上不断有价格昂贵的“新药”冒出。虽然老百姓看着药品一轮轮降价,离实惠还是很远。

  【采访手记】

  治本之策:

  改革

医疗体制

  降价药遭弃用,或变换形式以新药高价卖,难怪患者感觉不到降价的好处。有关数据也反映出这一点:国家发改委前18次药品降价使老百姓每年购买药物的金额平均只减少2.5元。

  市药监部门有关专家指出,药价“虚高”是在我国药品生产严重供过于求、流通体制改革严重滞后、医疗机构补偿机制不够及医疗机构药品销售垄断地位等条件下造成的。在三医(医药、医疗、医保)不联改的前提下,单靠主管部门的政策性降价,很容易陷到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怪圈里去。只有改革现有的以药养医的体制,做到医、药分家:医院只管诊断、医疗,药店只管卖药,才是解决药价虚高问题的关键。

  中国医药行业协会秘书长王锦霞也曾多次呼吁,药品高价格只是表象,体制、机制才是根源。医药不分家,在医药消费过程中,患者处于绝对的被动状态,特别是在抗菌药这样的处方药物使用上,一直是医院和医生说了算,患者几乎没有选择权。只要医生能够从开方子的过程中得到好处,药价虚高的现象便会屡禁不绝。

  不过,医药分家也叫了很多年,难有进展,显然并非易事。有业内人士就谈到,两者分开涉及到医保改革、财政拨款等诸多领域,是项庞大的系统工程,而医院的补偿问题如果没有找到解决渠道,医药分家势必也只能沦为空谈。为此建议,除了要进一步完善药品价格监管政策外,还应推进体制改革,在医药卫生领域引入竞争机制,促进医疗机构开展竞争,并在生产流通领域整合资源,解决重复建设问题,百姓“就医难,吃药贵”问题才能得到根本性改善。(饶洁)


爱问(iAsk.com)


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