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滚动新闻 > 正文
 

“量体裁衣”:甘肃全面推进节能降耗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6年09月06日 22:28 中国经济时报

  ■地区经济观察■本报记者仵树大赵艳

  “必须从维护国家能源安全的高度出发,坚持开源节流并举、节约优先的方针,坚定不移地抓好节能降耗。”甘肃省委书记、省长陆浩日前同参加该省节能工作大会的部分企业负责人进行座谈时强调,节能工作不仅是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内在要求,也是甘肃省实施工业强省战略的必然选择。

  据悉,甘肃省在进一步推进循环经济过程中,已把节能降耗摆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

  能源利用现状不容乐观

  国家统计局6月份公布的各地区单位GDP能耗等指标通报中显示,2005年,甘肃省万元GDP能耗2.26吨标准煤,比全国平均水平1.22吨标准煤高出85%;万元工业增加值能耗4.99吨标准煤,是全国平均水平2.59吨标准煤的1.9倍;万元GDP电耗2531千瓦时,是全国平均水平1358.5千瓦时的1.86倍。

  据甘肃省有关部门统计,甘肃省镍、铜、钢、火电、水泥、合成氨等主导产业单位产品能耗分别比国际先进水平高出99.3%、28.5%、22.8%、28.5%、74.5%、68.8%。

  “今年1-8月,甘肃省工业经济保持快速增长。上半年全国单位GDP能耗上升0.8%,虽然甘肃省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下降1.63%,但距能耗下降4%以上仍有很大差距。” 甘肃省副省长杨志明在该省节能工作大会上指出,今年剩下的4个月要完成年度节能目标仍是一项紧迫任务。

  另一个不争的事实是,甘肃省能源资源相对不足问题突出。该省煤炭探明储量人均拥有量330吨,不足全国平均水平700吨的一半;石油探明储量人均拥有量13.8吨,为全国平均水平15.4吨的90%;该省人均水资源拥有量1100立方米,是全国人均水平2200立方米的一半。2005年,甘肃省能源消费总量4367万吨标准煤,其中省内一次能源的生产量仅为3605万吨标准煤,省外调入量2793万吨标准煤,省内调出量2112万吨标准煤,相当于净调入681万吨标准煤,占到当年该省能源消费总量的16.6%。

  同时,甘肃省产业结构决定了经济发展对能源的依赖程度较高,整体能源利用形势非常严峻。

  节约能源大有可为

  “因此,‘

十一五’期间,甘肃落实节约资源的基本国策,必须把节能摆在工业强省更加突出的战略位置,以尽量少的资源投入和环境代价换取尽可能大的产出,走出一条投入少、效益高、可持续发展的工业强省新路。”杨志明说,从另一方面看,“十五”期间,甘肃不仅创造出了十多年来工业经济增长最快、效益最好、国企改革力度最大的时期,而且石油石化、有色冶金等重点企业的主要生产设备和技术达到了上世纪90年代国内先进水平,部分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为节能降耗提供了有利条件。

  甘肃省经委主任李平介绍说,甘肃省已加大利用高新技术和先进实用技术改造传统产业的力度,使整体生产技术水平有了明显提高,单位产出的能源消耗有了明显降低,重点单位节能技术进步明显。比如金川公司应用闪速熔炼技术建成的拥有自主

知识产权的世界首座合成式炼铜炉,比电炉炼铜综合能耗下降60%多;祁连山水泥公司利用新型干法生产技术进行技术改造,吨熟料能源消耗降低47.68%;兰州铝业公司电解槽实施节能技术改造,每吨铝的直流电耗下降10%以上。通过发展循环经济,甘肃省内一些重点企业在推行清洁生产的同时,实现节能环保双赢,这些重点企业在同行业起到了带头和示范作用。同时,甘肃省发挥地域优势,开展了对太阳能、风能、生物质能等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的开发利用。

  “所以,只要真正提高对节能工作重要性的认识,大力发展循环经济,把节能工作摆到重要位置,采取措施,加大节能投入,节能工作是大有可为的。”李平说。

  五项措施力促全面节能

  甘肃省工业是以有色冶金、石油、化工、煤炭、电力、建材等能源材料为主的重化工业结构,经济发展对能源的依赖程度较高,除少数骨干企业外,多数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能源利用率不高的问题突出。李平分析认为,要建立起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相适应的比较完善的节能机制,必须提高对节能重要性和紧迫性的认识,在当前还没有真正建立能够反映资源稀缺程度、供求关系和环境成本的能源价格机制的条件下,节能工作在一定程度上仍是市场失灵的领域,这就要求政府必须加强对节能的管理,同时建立健全节能的有关法律法规和政策标准,对节能工作实施依法推动。另一方面,在有一定资金投入作保障的基础上,调整结构和推进技术进步亦是节能的重要措施和途径。

  “要缩小与国内能源利用效率较高地区的差距,就要结合甘肃省的区域实际,按照全省节能工作思路和重点,全面推进节能降耗。”李平说,甘肃将着力在以下几个方面有所作为:

  一是加快政策法规和规划的制定,加快《甘肃省资源综合利用条例》、《甘肃省实施清洁生产促进法办法》等地方性法规的立法进程,全面贯彻《甘肃省节能降耗管理办法》。

  二是建立节能评价标准体系,落实节能降耗目标责任和公报制度。研究制定和完善主要耗能行业单位产品能源消耗定额和限额,严格市场准入管理,对万元生产总值能耗及降低率、万元生产总值电耗、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万元工业增加值能耗,每年要逐级分解。

  三是依法加强监督管理,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加大《节能法》、《重点用能单位节能管理办法》、《甘肃省实施节能法办法》等法律法规的贯彻落实,切实加强对能源利用的监督管理,加大产业结构调整,大力发展第三产业和高技术产业,促进传统产业升级。

  四是组织实施十大节能工程。围绕工业、建筑、交通运输、商业和民用、农村和政府机构等六个重点领域,开展工业锅炉改造、区域热电联产、余热余压利用、电机系统节能、能量系统优化、

建筑节能、绿色照明、政府机构节能、新能源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节能监测和技术服务体系建设等十大节能工程。

  五是抓好试点示范,充分发挥节能新机制的作用。组织开展试点示范,及时推广先进单位的典型经验和成功做法,推进节能工作广泛深入开展,组织推行节能自愿协议、合同能源管理、电力需求侧管理等节能新机制。


爱问(iAsk.com)


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