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元之父”蒙代尔提醒中国警惕奥运经济泡沫 |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6年09月06日 10:49 新华网 | |||||||||
诺贝尔奖获得者聚会北京毫不掩饰对中国科学和经济发展的赞赏—— 以“生命科学与人类健康”为年度主题的“2006诺贝尔奖获得者北京论坛”,5日上午在人民大会堂开幕。 为期三天的本次论坛还将举行创新与科技发展战略论坛、生命科学与人类健康论坛
将中国称作一座“爆炸的城市” 来自德国的诺贝尔奖得主罗伯特·胡伯尔将中国称作一座“爆炸的城市”,因为房屋、街道都在“以几何型的速度增长”。 “中国人对科学的重视程度也前所未有。”他对新华社记者说,毫不掩饰他对中国同时邀请7位诺贝尔奖获得者参与的赞赏。 1972年,胡伯尔在德国创建蛋白质结晶学研究室。他在“光合作用反应中心的三维空间结构”研究中所取得的开创性成果使他于1988年摘取了诺贝尔奖。近年来,胡伯尔的实验室已与清华大学、北京大学以及中国科学院等科研机构建立合作,定期交流科研信息和心得。 “中国的年轻学者除了一贯有的勤奋好学外,也开始积极地参与到国际研究机构中,有些人甚至成为前沿学科的领军人物。”他说:“德中两国的学术交流已成为有利于两国发展的合作。” 中国独特发展模式值得研究 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罗伯特·蒙代尔,这位因推动创立“欧元”而摘取诺贝尔奖的美国学者从1991年首次应邀来华讲学,便开始关注中国的发展。 “中国实在是个奇迹。”他说:“中国从一个不起眼的选手成长为一个不可小窥的经济实体,并且与其他国家实现互惠合作。中国在21世纪将成为一个领导者。” “中国所选择的独特发展模式值得任何一位经济学家研究。”他说。 蒙代尔丝毫不掩饰自己的“中国情结”。虽已年过七旬,他近几年深入研究了中国的商业银行改造、资本市场建设和国有企业转制等经济改革。 同时,他也指出中国要警惕奥运经济的泡沫,预防出现亚特兰大奥运会和悉尼奥运会后的经济疲软。 奥运经济及后奥运风险研究 五年前的这个时节,北京获得了2008年奥运会的举办权。五年来,北京奥组委等有关部门有条不紊地进行着相关筹备工作,企业家们密切关注着可能的奥运商机,经济学家也以独特的视角关注着北京奥运。值得一提的是,经济学家在研究奥运经济及奥运商机的同时,已超前关注“后奥运时代”,开展了“后奥运风险研究”。 北京奥运经济的超前预言 为百姓带来哪些实惠? 奥运会不仅仅是运动员的奥运会,它更是公司企业的竞技场。奥运圣火首次来到中国,这又是给了中国企业一个难得的机会。而当巨大的机会摆在面前的时候,关键是如何能够稳稳地抓住它,这是需要中国企业仔细思考的一个大问题。 国际奥委会主席罗格赞扬北京奥运会准备工作 国际奥委会主席罗格2日在此间表示,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准备工作已步入正轨,“北京将举办一届成功的奥运会”。 罗格在接受当地报纸《自由的新闻》采访时说:“北京的变化是非常积极的,许多场馆设施和基础建设项目正在建成,甚至已经投入使用。” 来源:新闻晨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