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滚动新闻 > 正文
 

国产品牌DVD岌岌可危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6年09月06日 08:03 安徽在线-安徽商报

  昨天,记者获悉,日前北京大学法学院、知识产权学院教授张平请求判定飞利浦DVD某项专利权无效的案件,在业内引起巨大反响。由于在“专利池”问题上的处理不慎,中国DVD产业已经岌岌可危,而接踵而至的是,中国马上就要面临MP3、MP4的许可,数字电视的许可,以及3G标准的许可,这些许可都会涉及到同样的问题。产量虽巨大品牌陷危机

  昨天,记者在省城多家家电连锁店看到,过去1000多元一台的DVD,价格一降再降,
有的现在仅仅几百元。在家乐福三里庵店,一款名为“爱索”的DVD价格已标到每台169元。而一款过去价格在400元左右的DVD,在不到两个月的时间,价格就降了100多元。

  “一直在给别人做嫁衣的中国DVD品牌已经岌岌可危。”昨天,省城一家电代理商告诉记者,因为专利费问题,现在中国的DVD厂商几乎全部在为国外品牌做代工。而几年前,这家企业是中国数一数二的DVD厂商,电视上到处都是他们铺天盖地的广告。

  据了解,1993年9月,留美学者姜万勐、孙燕生将MPEG图像解压缩技术应用到音像新产品上,制造出世界上第一台VCD,并斥资在安徽建立万燕电子系统有限公司,为中国人开启了家庭影视时代。尽管万燕VCD在随后几年就因种种原因,开始退出市场,但MPEG图像解压缩技术的应用,使中国的DVD产业诞生并不断壮大。尽管中国的DVD产量占全球市场的80%%左右,但国产品牌实际上已经“江河日下”。

  上述代理商向记者透露,如果做自己的品牌,企业要交纳15美元/台的专利费。中国企业也曾经研究过DVD“专利池”,试图通过申请专利无效来降低专利授权费用。但是“专利池”内所有专利加起来有3000多项,一个专利无效的话,对所要缴纳的专利费用没有影响,如果一个个去梳理,成本太大。即使在中国胜诉了,在国外也要重新申请专利无效,每个国家都要进行这样的申诉,成本惊人。偏离核心技术是通病

  “无论是

长三角DVD企业,还是珠三角DVD企业,中国的DVD企业大多还处在品牌拼装阶段,还没有发展到品牌制造,更不用说品牌创造阶段。偏离核心技术研发是整个DVD产业的通病,而最后也只能接受被别人控制的宿命。”安徽大学经济学院一位教授指出,中国是世界DVD产业大国,但不是DVD产业强国,中国的企业停留在加工阶段,获得的只是血汗钱,而一些跨国公司却依靠掌握的专利,捞取巨大利益。“中国的企业眼巴巴地看着跨国企业吃肉,自己却只能喝点汤”。应建立公平竞争环境

  中国DVD产业已经走到十字路口,而接踵而至的是,中国马上就要面临MP3、MP4的许可,

数字电视的许可,以及3G标准的许可,这些许可都会涉及到“专利池”收费问题,“如果不把专利池弄清楚,不把跨国公司的联合定价搞清楚,那么后面这些关键的产业都有可能像DVD产业一样崩溃。”省城一位
知识产权
专家说。

  这位知识产权专家表示,政府应该为企业构建公平的竞争环境,不能仅仅只是对知识产权进行保护,否则会产生问题,比如有些专利是无效的,可是将无效专利纳入“专利池”后,权利方进行联合许可、联合定价,就对被授权方非常不公平。“要建立反知识产权垄断的机制,在这方面中国现在是缺失的”。(本报记者李世兵)


爱问(iAsk.com)


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