厂银以第三种模式合作引发破冰效应 |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6年09月05日 23:05 中国产经新闻 | |||||||||
本报记者 李汉桥报道 “除了个别情况之外,对汽车信贷业务已经暂不开展。”一家股份制银行个人消费信贷部门的负责人告诉《中国产经新闻》记者。而该负责人所说的“个别情况”是指,该行的一些贵宾客户,或是与该行有房贷或理财金业务的客户。
而造成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则是保险公司不愿为车贷承保。 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的统计数据显示,2003年全国汽车贷款金额约占销售总额的40%,2004年年初降到20%,同年7月份降到8.3%。车价不断降低,信用体系不健全,坏账呆账大量出现。这也许是当前车贷市场最真实的写照。 现在,车贷市场又有一条好消息让人兴奋了一把。 8月30日,北京现代汽车有限公司与深圳发展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在京宣布,双方实现全面合作并联合推出全新个人汽车消费信贷服务。根据合作协议,深圳发展银行将为购买北京现代品牌汽车的消费者提供1—5年免担保汽车消费信贷支持。业内人士认为,从2004年汽车消费信贷业务急剧萎缩,国内汽车金融服务业进入了冬天算起,这次的厂银直接合作的第三种汽车消费信贷模式可能会引发“破冰”风潮。 此前,我国汽车消费信贷的模式一直是商业银行为主导,保险公司以车贷险形式为购车人承保。但是随即出现了许多投保人使用虚假证明恶意骗取银行贷款的情况,尤其是当风险通过车贷险全部转嫁到保险公司后,保险公司的偿付能力受到严重威胁,于是纷纷退出车贷市场。银行没有了保险公司为其贷款承保,也开始紧缩汽车贷款,提高首付标准,缩短贷款年限。 同样考虑到信用风险,汽车金融公司进入后对放贷也慎之又慎。数家国际汽车金融公司就曾坦言,目前对风险控制的考虑甚于市场扩张。他们甚至不惜成本各自建立消费者信用数据库,并在客户还贷期内,进行定期跟踪调查,无形中增加了运营成本。另一方面,由于对借款人的偿还能力和资信状况难以准确掌握,受利率管制影响,汽车金融公司不能做到根据消费者个人资信状况的不同确定贷款利息,由此削弱了竞争力。 来自中国人民银行的数据表明,在汽车呈爆发性增长的今天,我国个人消费性汽车信贷余额却已从2002年的2000亿元降到2005年的1600亿元。 由此,市场出现这样一个怪现象:一边是信贷购车需求迫切,一边是汽车金融业的不完善。如何找到一个适合当前汽车消费信贷的最佳方法成为国内汽车市场亟待解决的问题。 深发行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这次与北京现代联合推出的汽车消费贷款具有首付低、利息低、免担保、申办手续简便高效等特点。其贷款审批时间仅需两个工作日,远远短于其他金融公司5—7个工作日的审批时间。同时,在消费者最关心的首付比例和利率方面,相对于其他金融公司首付比例不低于30%、年利率最低7.62%(以3年为例)的贷款条件,深圳发展银行为北京现代的用户提供了首付比例20%,年利率为6.66%(以3年为例)等更加优惠的条件。另外,深圳发展银行贷款期限也十分灵活,可有1年、2年、3年、5年等不同选择,消费者如果在一年后决定提前还款,还免收违约金。目前,此项服务将从北京开始试点,然后逐步向全国推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