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滚动新闻 > 正文
 

缘何屡遭尴尬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6年09月05日 06:19 大洋网-广州日报

  近年来,随着中国企业海外并购不断增加,各种各样的问题冒了出来。上汽控股的韩国双龙汽车公司的员工持续罢工;联想吞下IBM个人电脑以后,在欧洲的销量下降,排名下滑;中海油并购尤尼科遭“封杀”……

  归纳起来,中国企业在国际化进程中所遇到的困难大致有几点。一是选择并购目标存在偏差。中国企业喜欢并购发达国家的知名大企业。但兼并后才慢慢发现,这些企业实际
上已步入暮年,或者干脆已经濒临破产。

  二是对并购困难估计不足。比如中海油收购尤尼科,当时就对美国国会的反应之强烈估计不足。

  三是并购之后难以入乡随俗。

  四是并购缺乏长期打算和系统规划。中国企业往往追求短平快,在未作充分的市场调研之前就“下手”,结果有许多后续环节跟不上,导致整体战略受阻。

  其实,欧美企业在走向国际化的进程中也走过不少弯路,同时也留下不少可资借鉴之处。首先,企业并购需要有一定的积累。比利时的优美科公司上世纪80年代进军亚洲市场,从设立办事处到合资、并购、独资办厂,历时30多年,现在在中国成功建起了多家工厂。

  其次,企业并购离不开整体网络的支持。光靠驻外商务处,或者参加研讨会、博览会,获得的信息与帮助是远远不够的。

  再次,跨国并购还需要有充分的风险准备。此外,重视文化融合也至关重要。

  “集体行动”也不失为一种选择方式,这对众多的中小企业来说相对比较安全,在当地也可以互相有个照应。 (据《环球时报》 )


爱问(iAsk.com)


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