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滚动新闻 > 正文
 

中国企业国际化经营:初步观察和思考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6年09月04日 09:18 中国经济时报

  中国大企业已较多开始国际化经营,少数已开始跨国经营、乃至全球化经营。跨国并购是企业发展跨国经营、全球化经营的重要手段,中国企业控制的跨国并购主要是为获取市场、战略性资产和规模协同效应,中国日益开放的环境促使有一定竞争优势的企业加快海外发展。国际化经营和跨国并购也有风险,要高度重视影响企业内外环境变化的战略性因素的影响,系统分析、全面评估和设计跨国购并整合方案,认真研究学习购并整合的国内外经验及案例。各方面都应当支持我们企业发展国际化经营,加大支持我国企业国际化经营的政策力
度,并与支持本土企业发展的政策相结合。

  国内外各方面日益关心中国企业的国际化经营问题。2004年以后,中国企业的数次大型跨国购并使国内外各方面又开始关注中国企业的跨国购并问题。对中国企业国际化或者说跨国经营和跨国购并问题的研究,可有不同的研究视角。本课题组重视从企业战略角度的考察。课题组考察了不同产业的情况,用资料梳理、问卷调查、企业访谈等方法进行研究,形成了一些初步成果,但某种意义上只是提出些问题和设想。

  一、中国大企业已较多开始国际化经营,少数已开始跨国经营、乃至全球化经营

  中国企业已经越来越多开始海外经营。本课题的研究者分析了中国最大的500家企业的资料,结论是约60%的企业在2005年以前就已经有各种形式的海外经营活动,其中直接出口仍然是这些企业最主要的海外经营活动,其次是在海外建销售网。但在国际化程度较高的产业,已有少数大企业,如属于IT电子业的联想、TCL、华为公司海外营业额已经超过国内,已在海外有多家乃至几十家生产、研发、销售和贸易机构(见表2)。

  中国企业的海外经营处于何阶段?回答这个问题首先需要了解如何划分国际化经营的阶段。一些学者将企业海外投资经营分为国际化、跨国经营、全球化三个阶段。处于不同阶段公司的大致特征如表3所示。这个分类提出若干指标,主要指标分为三类:成果指标,如海外经营额占公司经营额的比重;企业资源和组织指标,包括全球资源布局及运作能力的状况;企业观念和指导思想,如是否主要从全球市场的角度考虑公司的问题。

  根据该分类及本课题的初步研究,我认为中国有海外经营,包括有海外投资活动的企业,基本上还处于初步国际化阶段,少部分企业已开始跨国经营,其中少数企业开始进入全球化经营的初期阶段。

  中国企业海外经营的程度水平存在比较明显的产业分布差异。处于国际化或初步国际化经营阶段的企业分布的产业最广,几乎各产业一些外向程度较高的企业多数都处于这个阶段,只是不同的产业有不同的特点。纺织、服装等轻工产业,及一些一般的机电产业,已有不少企业海外市场比重已经较大,其中不少企业已有独立部门直接负责出口,一些企业已在海外有销售据点,在海外投资设厂。中国能源、钢铁、

化工等产业,部分大企业已在海外投资资源基地,有出口和海外经营活动的企业不少,但其市场目前仍主要面向国内。在服务产业,如运输、电信、贸易等产业,有些大公司,在海外已有不少网点和经营活动,但目前的业务仍主要是为我国本土企业服务。因此按照表3的分类,这些企业的国际化经营水平,只能说还处于初步国际化经营阶段。

  开始跨国经营的企业,主要分布在国际化程度高,中国企业又有一定比较优势、竞争力相对较强的产业。这些产业的部分企业海外业务活动比重已经较大,在海外有主要面向当地市场的销售服务及制造网点。属于这类产业的有IT、电子、机电、建筑等。中国这类企业在较成熟的海外中低档市场有较强的竞争力,部分企业规模较大,实力比较强,已能在海外独立经营。

  按海外经营额占全部经营额的比重,及海外网点布局的数量、深度等看,我国在IT电子、机电产业有少数大企业已处于或开始处于全球化经营阶段。但从组织制度、全球资源运用能力等方面看,这些企业只能算是开始起步进行全球化经营。联想、华为、TCL、海尔等IT电子产业的大企业及万向这样的汽车零部件企业,可以说是我国开始进入全球化经营阶段的先驱企业。其中联想、TCL、海尔都有重要的海外购并活动,万向在1992年就开始在海外投资,亦收购数家有关的企业和渠道。

  二、中国企业为什么要进行跨国购并:观察和初步分析

  跨国购并是企业发展跨国经营、全球化经营的重要手段。近几年中国企业、尤其是汽车、IT电子、能源、钢铁产业的一些企业,已开始进行较大规模的跨国购并。能源、钢铁产业企业的跨国购并主要是获取自然资源,汽车产业企业的跨国购并主要是获取技术和制造能力,对这些企业的购并,尤其是旨在获得自然资源的购并,国内各界对其动因及条件,多数感到能够理解,担心的焦点主要是价格及整合问题。对IT电子业企业的跨国购并,由于市场主要面向海外,收购的多是品牌、渠道、研发队伍等无形资产,或者说是软资产,各方面则担心较多,不同议论亦多。

  有人认为IT电子企业应先在国内占据更大市场,包括占据高端市场后,才宜进行跨国购并。有人认为中国企业购并大型跨国公司业务,是跳跃,正常之路是出口→海外设销售网→海外设厂→发展或购并。

  笔者对IT电子企业的典型调查发现(表4)中国企业为主的跨国购并,主要动机是为获取市场(客户、渠道),其次是获得战略性资产(包括技术、品牌、当地服务能力、制造、知识产权和研发能力)和规模生产经营的效率(协同效应);从方式上看是股份、资产的购并,但实质多是战略联盟,其表现是在双方购并后往往还有股权关系,双方高层人员联合组成新公司高层班子,多为“友好收购”。汽车零部件业的万向在海外多次进行购并,主要目的是扩大海外市场,积累海外知识,包括增加技术能力,企业称自己的跨国购并为和外国公司合作的手段。

  根据本课题对中国大企业海外经营的动机或驱动因素的初步考察,发现我国大企业海外购并的主要动因是获得市场、战略性资产和提升效率(包括规模经济、范围经济效率,详见专栏),和进行海外购并的IT电子产业的企业有共性。但是为什么IT电子产业的企业,特别是其中的先进企业不先在国内做大做强,就开始海外购并呢?对中国IT电子企业的初步分析表明,中国企业在实力尚弱情况下开始跨国购并的三个主要原因是:中国企业在某些领域有一定的比较优势、企业因应产业环境变化的战略选择、抓住全球化机会的意识和企业家精神。

  中国本土IT电子及家电企业与国际先进企业相比,基本实力仍弱,但有比较优势:在中低档产品市场有制造和开发的成本和技术优势,在本土市场有一定的营销优势。一项比较研究认为相对于日本企业,在技术复杂性相对较低的产业,中国企业不仅有成本优势,还有一定的产业基础优势(即零部件和材料的成本亦较低)(见表6)。

  根据东京大学的藤本隆宏教授提出的产品情报媒体结构理论,企业的竞争能力和产品特点有关。他将组装类产品分为两类:主要是用标准件组装而成的模块产品,如PC机、软件、金融商品;需要按功能和零件及系统进行专门设计的磨合产品,如轿车、游戏软件、轻薄小家电。他认为由于各国企业的基本能力和要素资源不同,各国企业在不同产业竞争优势不同,竞争优势来源亦不同,认为中国企业在标准化程度较高、在劳动力成本比率高的产业,如在IT家电业就有一定的比较优势和竞争力(见表7)。

  中国日益开放的环境促使有一定竞争优势的企业加快海外发展。中国企业有一定竞争优势,为什么在并未控制国内高端市场的情况下就开始所谓过快的海外发展,乃至跨国购并呢?我认为主要原因是中国本土企业的环境与后发展成功的日本韩国的产业环境不同。1980年代以来中国就比日韩更开放。1990年代以后,有技术优势的外国公司开始同时视中国为制造基地和市场,加大在华投资力度,在华实施“用日本人的中国制造打败中国人的中国制造”(大前研一语)战略,缩小其与中国本土企业的成本差异,使中国很难采取进口技术、关键件控制中国高端市场的战略。这种情况,再加上国内企业购并整合由于体制原因比较困难,跨国经营由于信息化发展和现代运输系统发展成本有所下降,国际区域(北美、欧洲)贸易壁垒存在甚至有所发展,部分有一定实力的中国本土企业日益重视海外市场,特别是能发挥自己优势的产品市场,开始跨国经营。海尔、TCL等企业都是在这样的背景下,自1990年代中期以后就开始在海外进行投资的。

  中国企业可以走在海外自己建渠道、树品牌、建工厂的路。许多企业开始就是这样做的。但这样做,到真正树立高端品牌、掌握国外先进技术仍然需要较长时间、较大投资。在这种情况下,用购并方式加快跨国经营是一种正常的选择,跨国购并可以更快获得中国的品牌、渠道及全球技术制造体系。

  笔者调查发现中国领先企业特别是在国内有购并发展经验的企业,早在1990年代中后期就开始关注国际购并的价值和可能性了。本世纪初以来,至少在IT电子及机电产业,中国企业的这种机会似乎更多了。部分中国企业已有一定的实力,有些初步的跨国经营的经验。部分外国公司因全球产业结构及布局的变化有向中国企业出售资产的动机。在这种情况下,中国部分企业抓住机会开始了跨国购并,购并规模亦逐渐扩大。

  显然不同产业情况不同。在石化、钢铁业,由于国内市场成长空间较大,领先企业(宝钢、中石化)与国际先进企业虽有技术差距,但主体技术相对成熟,企业综合实力差距较小,市场目前仍主要面向国内(包括部分高级产品市场),因此其跨国购并的重点是获得资源和技术。

  研究跨国投资的权威学者邓宁(Dunning)教授,根据其提出的折衷理论(OIL理论),认为跨国投资发生的条件是,公司有资源(和技能)优势(O,即跨国投资能力,能扩大自己资源作用范围和深度)、有内部化优势(I,跨国经营使贸易变为公司内部交易,使交易费用变小)、有区位优势(L,降低接近市场的经营和制度成本、利用低成本制造优势)。邓宁认为跨国投资有不同类型(专栏),企业可以根据自己的OIL情况和战略确定自己的跨国投资战略、模式。邓宁理论同时是分析跨国购并的经济学理论,只是分析将比专栏所述更为复杂,要讨论在购并后形成的OIL优势收益是否大于增加的购并整合成本,即是否能“1+1>2”。

  邓宁教授对发展中国家企业跨国投资的问题讨论不多。但是许多学者早在1987年就注意到一些后发展中国家企业直接到先进国家投资的情况,有关研究认为这类投资(包括购并、参股)的重要意义在于获得自己没有或较弱的经验,在于积累海外当地特有的经验和能力。一些学者称这些企业的活动是“渐进国际化”,其目的是逐渐形成以全球为对象和基础(资源和市场)的全球竞争优势战略。这类企业的一个成功代表是韩国三星,在其只生产中低档电子产品的上世纪80年代中期,三星就开始海外直接投资、收购。当时三星电子在国际上一些重要的机场和高级休闲地采取了许多树立公司品牌形象的安排,以至到90年代中后期还曾被一些观察家称其为“伪国际化”。

  对全球化程度高的中国IT电子及家电产业购并情况的初步考察表明,按邓宁理论分类,中国这些产业企业购并投资的模式是获得市场、效率、战略资源类型的复合,支持其购并的资源能力优势(O)主要是中低市场产品的制造、技术能力及相应的营销能力(联想就认为自己在小客户营销方面经验较多)。(上)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企业研究所

  “中国企业国际化研究”课题组

  课题负责人:陈小洪

  课题协调人:马骏

  课题组成员:肖庆文马淑萍袁东明

  张永伟陈金亮亓长东

  范保群田志龙汤碧

  陈小洪执笔

  ■专栏

  邓宁的跨国投资

  类型及影响因素(OLI)

  获得天然资源型,以自己的资金、技术、市场营销及相应补充资源为基础(O),在有天然资源和相应设施的国家(L),比用市场交易方式获得资源成本会更低(I)的情况。

  获得市场型,以自己的资金、技术、经营组织及规模经济性和品牌形成能力为基础(O),对有一定市场规模和存在贸易壁垒和吸引投资鼓励政策的国家(L),直接在该国生产、供应该国市场能减少交易费用(I)的情况。

  追求效率型,以自己的资金、技术、经营组织、市场营销及获得具有范围经济、地理优势的资源能力为基础(O),在有产品专业化经济性及低工资等国(L),通过内部化能获得规模经济、治理共同效率性(I)的情况。

  获得战略资源型,以上述诸能力为基础(O),在有本公司所缺的技术、市场、其他资产的国家(L),通过内部化的效率能降低风险和提高效益(I)的情况。

  贸易通商型,以自己的优势产品和市场营销能力为基础(O),在存在潜在客户而且有魅力的市场(L),由于内部化能使优势产品稳定生产、减少代理店矛盾的场合。

  支持服务型,以在本国形成的丰富的顾客服务经验为基础(O),在存在有价值的客户市场(L),通过内部化能更稳定、有效的向客户提供服务(I)的场合。


爱问(iAsk.com)


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