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滚动新闻 > 正文
 

“黄牛”出没七浦路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6年09月01日 09:23 解放日报

  “七浦路也有‘黄牛’了!”热心读者姜小姐日前向记者反映。据她介绍,自从襄阳路市场关闭后,去七浦路淘服装配饰的消费者越来越多,这几天市场中居然出现了“黄牛”,向消费者推销假冒伪劣商品。昨天,记者暗访七浦路地区,直击拉客“黄牛”。

  “化妆品要吗?”刚一踏进河南北路、天潼路口的一家商场,记者就被一名“黄牛”拦住。他拿着一小罐“SK-Ⅱ”,神秘兮兮地说:“商场里偷来的,正宗货!”但从粗糙的
包装看,所谓“正宗”实在要大打折扣。可能是记者没有当场拒绝,这名“黄牛”开始滔滔不绝说起来:“还有别的品牌,资生堂、CD、兰蔻都有,要不去旁边看看?”说着,他就引着记者往商场中的一家店铺走。在这家店铺一堆不知名的化妆品中,的确摆放着部分贴着知名品牌,但印刷和包装都很粗糙的化妆品。

  在七浦路地区几幢建设较早的商场中,记者发现了类似的“黄牛”。狭窄的通道、旺盛的人气使他们很容易隐匿其中;所谓“偷来的”则成为“黄牛”证明产品是正宗货的普遍理由。

  与那些躲在商场中拉客的“黄牛”不同,在七浦路、河南北路路口,记者见到了手拿宣传单,当街揽客的“黄牛”。他们手中的宣传单上有的印着包具、有的印着手表、有的印着运动鞋,见人路过就热情吆喝。搭讪中,记者发现每个“黄牛”拉客时只专注于一种商品,遇上自己不熟悉的产品,会主动把客人介绍给别的“黄牛”———例如,针对记者提出“名牌钱包”的购买意向,两个“黄牛”在讨论后把记者介绍给了一个小伙子。

  这位自称姓陈的“黄牛”似乎很乐意与人交谈。在前往店铺的过程中,他替记者感叹运气不好,正逢有关部门打假,所以不少“好东西”都藏起来不敢卖。同时,他也给记者介绍了七浦路“黄牛”的基本情况:“人还不算太多,也就十几个吧。大家做的时间也不长,像我才来了一个多月。”记者发现,与原襄阳路“窝点”藏在居民楼中不同,七浦路“黄牛”带顾客去的都是些公开的店铺,只不过店主都将那些涉嫌侵权的产品藏在暗处,只有在“黄牛”到来时才拿出来。而七浦路的“黄牛”也不和店铺一一对应,一位“黄牛”同时为几家店铺服务,遇上顾客看不中这家铺子,就立刻将顾客带去另一家。一位从事箱包生意的温州店主告诉记者:“这里商场太多了,有些店铺为了吸引客人,就雇‘黄牛’拉客,渐渐地做这行的人就多了起来。”

  不过,与原襄阳路“黄牛”相比,七浦路的“黄牛”还是比较谨慎,拉客行为也不太猖狂。他们坦言,只要有关部门查得紧,无论是店铺还是“黄牛”,都不敢贸然拉客售假,即便有人主动提出要假冒产品,他们也会担心是便衣而予以拒绝。业内人士因此建议,趁七浦路“黄牛”数量还不多、拉客能力有限,有关部门可通过加强监管力度、增加巡访次数,让“黄牛”在七浦路没有立足之地。


爱问(iAsk.com)


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