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滚动新闻 > 正文
 

写在大庆油田第一采油厂累计生产原油5亿吨 之际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6年09月01日 01:25 工人日报天讯在线

  张士维 常江  

  2006年9月1日,这一天也注定要将大庆油田第一采油厂铭刻在中国石油工业的史册上。因为,他们创造了累计生产原油5亿吨的辉煌业绩。

  这个厂成立于1960年10月,是与大庆油田同期开发的采油厂,是全国最大的采油厂
,是全国第一个实现累计生产原油5亿吨的采油厂,是科技成果丰厚的采油厂,是大庆精神重要发源地、文化底蕴深厚的采油厂。

  46年来,他们始终用大庆精神引领发展,始终坚持自主创新,成为大庆油田产量最高、效益最好的采油厂,在中国石油工业发展史上树立了一座令人瞩目的丰碑。

  这个厂管理油田面积161.25平方公里,油水井11557口,基层小队236个,员工13880人。从1960年开发,他们就胸怀“我为祖国献石油”的崇高理想拼搏奉献,白天干在井上,晚上学在煤油灯下,仅用5年的时间,原油产量就达到了611万吨。1974年,他们又再进一步,产量上升到1000万吨以上,到今天已经持续33年了,而且,还将继续保持到2010年。其中,1991年,他们的产量突破了1500万吨,并将这一历史记录连续保持了8年。

  5亿吨原油———是大庆油田总产量的1/4强,是全国同期陆上油田原油总产量的1/10。五亿吨来源于大庆精神优秀文化的发扬光大

  纵观一厂46年发展史,是一部传承大庆精神、铁人精神的传统史,是用优秀文化引领企业发展的文化史。

  当年头顶青天,脚踏荒原的艰苦条件下不但没有让一厂人退缩,而且在创造了巨大物质财富的同时,创造了丰厚的精神财富,成为大庆精神的重要发源地。“三老四严”、“四个一样”岗位责任制就发源于这里,成为大庆优良传统的重要组成部分。精神的激励让他们仅用了5年时间,就夺取了石油会战的初步胜利,实现年产原油611万吨,迅速建成大油田,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成为一厂人永恒的精神品质。

  大庆精神、铁人精神是油田人奋斗的结晶,是拼搏的凝结,是奉献的硕果,是油田发展的不竭动力。一厂人在传承大庆精神中,坚持“三老四严”和“四个一样”优良作风不走样,并使之成为永恒的精神追求。第三油矿中十六联合站就充分验证了一厂人发挥传统的精神品质。这个站在投产初期因设计、施工和设备质量等问题,引发了“中十六联现象”。在世人眼里,实质就是大庆精神的滑坡,大庆优良传统的淡化。十六联人发扬传统,认真整改,将一座“伤心站”、“丢人站”打造成一座精品站、样板站,获得了全国五一劳动奖状、全国青年文明号等荣誉。他们的实践雄辩地证明了“三老四严”、“四个一样”优良传统是一厂人须臾不可离的传家宝。

  时代在进步,社会在发展。一厂人始终不断赋予大庆精神新内涵,确立了“三老四严,永创一流”核心理念,形成了以“三老四严,永创一流”为核心的“13311”理念、行为、环境三位一体的企业文化体系,创立了“四个不一样”管理理念,并荣获中外企业文化2003青岛峰会最佳设计案例奖。文化的传承,使一厂成为一支作风优良、昂扬进取、勇于开拓、崇尚一流的团队,推动着一厂的创新发展。五亿吨来源于科技进步的强力驱动

  一厂将46年的发展史展示给世人的时候,也让人们看到了一部科技兴油的进步史。

  会战时期,广大科技人员努力把爱国心、报国志,落实到为国争光、为民族争气的实际行动上。他们不因循守旧、固步自封,不受传统观念束缚,一切从实际出发,用辩证唯物论的方法,通过实践能动地认识油层和改造油层,突破了一个个难关。设计出具有世界开发先进水平的方案,开辟了具有中国特色的油田开发之路。

  当油田进入高含水期开采阶段时,面对含水高的突出矛盾,他们实施科技兴油战略,全面转变开发方式,变自喷开采为机械开采,并开发地下尚未动用的高台子油层,全面实施“稳油控水”工程,让一厂迈上了年产原油1500万吨的历史高峰,连续稳产了8年。

  持续有效发展的光荣使命,让一厂人停不下来,他们为谋求科技进步的新发展,大力推进科技创新,创造了年产原油1000万吨以上连续稳产33年的辉煌业绩。为了迎接高含水后期开发的挑战,他们向更新的石油开采科技领域进军的艰苦攀登,开始用聚合物进行第三次采油,实现了持续稳产。现在,聚合物采油已在大庆油田广泛应用,成为整个大庆油田稳产的重要措施之一。五亿吨来源于管理创新的生动实践

  管理是企业发展的永恒主题,一厂的发展历程,正书写着适应形势发展需要,坚持与时俱进的管理创新史。

  会战初期,他们建立了以“岗位责任制”为基础的管理制度,成为油田生产管理步入制度化、规范化轨道的标志。直到今天,现代化管理的应用更进一步证明了“岗位责任制”历久弥新,不断被全国更多的工业企业所借鉴,推动着我国工业企业的管理进步。

  新体制,新要求。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入,一厂人按照油田工作整体部署,紧紧围绕企业由生产型向生产经营型转变的形势,以“企业内部承包经营责任制”为内容,进行了企业管理体制改革实践,走出了一条具有采油企业特色的管理路子,取得了明显的成效。一厂多次被石油部评为“高产稳产采油厂”,1990年获得国家“全面质量管理奖企业”。1997年至1998年,厂通过了ISO9001标准质量体系认证。

  2000年,他们又结合油田重组改制的新形势,创新经营管理机制,努力控制生产成本,进行了全方位的管理创新实践。他们不断推进劳动组织调整,加强内控体系建设,规范企业经营管理,提高了管理效益,使企业的管理不断迈上新水平。五亿吨来源于人才队伍的有力支撑

  人才是企业发展的根本。一厂的发展史也是从一个“人员大厂”成长为“人才大厂”的人才成长史。

  实用型人才是油田生产建设需要。会战初期,艰巨的任务和岗位工人技术相对薄弱的实际,让一厂人认识到,必须努力培养适应油田开发建设需要的实用型工人队伍。他们通过开展以岗位练兵和油田地下分析为主要内容的基本功训练,迅速培养了一支适应油田开发建设需要的实用人才,先后有三分之一的熟练工人调往新区,有力支援了其它油田的开发建设。

  上世纪80—90年代,他们开展了大规模的以技术培训为主要内容的人才队伍建设工作,不断壮大人才队伍。他们大力加强技术教育基础设施建设,创造了许多人才队伍建设的经验,对于当时实现夺油上产目标,发挥了重要的人才保证作用,并为后来的企业发展提供了重要的人才储备。

  “承载百年油田历史使命,积极构建学习型采油厂”是一厂人应对持续有效发展提出的新目标。进入新世纪,他们以建设学习型采油厂为主线,确立“能力关怀”理念,大力实施“134”人才规划,努力将人员大厂建设成为人才大厂。在大庆油田公司举办的历届职业技能大赛上,该厂均获团体总分第一名,涌现出集团公司和油田公司技术能手46人,厂级岗位能手628人。五亿吨来源于党建、思想政治工作的有力保证

  加强党建、思想政治工作是一厂人谋求持续有效发展的基础。他们常说,基础不牢,地动山摇。他们就是在加强党的建设,发挥思想政治中筑牢企业发展的基础。46年来,他们始终重视发挥党组织的政治核心作用、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不断加强思想政治工作,让一厂焕发出勃勃生机。

  ———议大事,谋发展,始终发挥政治优势。46年来,企业管理体制不断改革深化,党委的政治核心地位和作用始终在实践中不断加强。一厂党委根据形势的发展,超前思维,超前作为,化政治优势为发展优势,成为引领全厂持续有效发展的航标。

  ———强班子,带队伍,始终发挥组织优势。46年来,全厂各级党组织紧紧中心任务加强党组织建设,发挥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为全厂实现持续有效发展提供坚强的组织保证。从2002年开始,他们在基层小队干部和厂、矿两级机关干部中开展了以“做合格干部,争当优秀干部、争创一流业绩”为内容的“双争”活动,实现了干部队伍整体素质提升。形成了以“教育筑廉、制度管廉、个人述廉、单位示廉、群众评廉、组织考廉”为内容的基层干部“六廉”机制,实现了党风廉政建设的制度化、规范化、文本化。

  ———凝人心,聚合力,始终发挥宣传优势。46年来,一厂党委始终把思想政治工作放在重要位置,继承传统不丢根,积极探索不失真,创新工作方法,丰富工作内容,健全工作机制,从“抓生产从思想入手,抓思想从生产出发”到思想政治工作“大政工”格局的形成,创出了企业思想政治工作与经济工作相结合的路子,提高了思想政治工作的说服力、感召力和渗透力,使思想政治工作成为推动企业创新发展的强大驱动力。

  46年来,他们始终发扬“解决思想问题与解决实际问题相结合”的大庆思想政治工作优良传统,设身处地为员工办好事、办实事。在油田发展的各个时期,一厂的员工始终能够感受到党的温暖和企业的关怀。特别是油田公司成立以来,一厂党委和企业管理部门认真贯彻“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坚持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阶级的方针,努力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员工的根本利益,持续改善工作生活条件,切实让企业发展的成果惠及到全体员工,进一步增强了企业的凝聚力。

  “十五”期间,在企业增效的同时,员工收入稳步增长,年均递增15.1%。“十五”期间,他们制定实施了矿区五年建设规划,累计投入资金2.77亿元,加大了矿区和生产一线小队环境建设力度,五年争取工业配套面积11.86万平方米,新建采油队点24个,全厂采油队全部搬进了楼房,并为生产倒班岗位安装了空调,配备了饮水机、

微波炉等用具,实行了免费工作午餐。为丰富职工文化生活,他们广泛开展群众性文体活动,建立健全员工文化体育协会11个,举办群众喜闻乐见的文体活动近万场次,投入503万元资金为基层配备文体设施,厂及部分基层单位相继建起了体育活动场馆,文化活动设施进一步配套。与此同时,他们大力实施“送温暖”工程,累计使用“送温暖”基金795万元,对特困和困难员工进行了及时救助。

  站在“

十一五”的新起点,面对持续有效发展的新形势,大庆油田第一采油厂干部员工正承载历史使命,肩负发展重任,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大力实施“13231”工程,努力建设学习型采油厂,全力推进管理、技术、人才、文化四大创新,续写企业发展的新篇章!


爱问(iAsk.com)


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