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滚动新闻 > 正文
 

电动三轮车:何时破茧化蝶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6年08月31日 10:23 河北日报

  本报讯(实习生冯庆艳记者郭东)细心的市民可以发现,省会带“黑尾巴”的燃油三轮车越来越少了,取而代之的是无烟的电动三轮车。电动三轮车既增加就业,又部分缓解了市民的出行压力,已经成为省会交通的重要补充。但是,由于电动三轮车质量不一,驾驶人员素质参差不齐,管理上存在盲点,还隐藏着交通治安风险,影响着省会的形象。

  电动三轮车如何破茧化蝶,成为省城一张靓丽的名片?8月25日,在我省举行的道路
交通立法听证会上,电动三轮车是否实行登记制度等一系列管理问题,成为听证会讨论的重点议题。

  电动三轮车仍有市场

  8月14日,省会突降大雨。在城建学校附近,一些载客电动三轮车来来往往,忙碌地运营。住在附近的杨先生告诉记者,近来电动三轮车又有增加,估计有15辆左右。

  由于市区部分路段交通线路单一,一些僻街小巷公交不能兼顾,无污染、低成本的电动三轮车便应运而生。

  短期内能够收回成本是投资电动三轮车的重要原因。三轮车主宋大祥(化名)告诉笔者,一辆电动三轮车价格在4500元左右,加上篷子等附件要花上4700元;

电动车每次充电能跑上100公里左右,用电成本为4.9元,10公里用电成本也就五角钱。“一般一天能挣30多元,好的时候能挣50多。”宋大祥说,即便加上车辆更新等所需投入,估计5个月左右就能收回投资成本。

  市交管局有关人士分析,电动三轮车仍有市场,且有扩大趋势,原因主要有三:一是经济实惠,买一辆车也就几千元钱,一般人都拿得出;二是运行成本低,营运时不办牌照,一般不产生管理费用;三是由于乘坐电动三轮车方便,收费便宜等,一部分人会选择乘坐或租用。

  身份需要合法运营有待规范

  电动三轮车的出现,虽然方便了市民的出行,但从一出生就存在诸多问题。首先,三轮车的驾驶人员缺乏交通意识,一心只想赚钱,乱穿马路,怎么方便就怎么骑,严重影响了道路的正常行驶秩序。其次,这些三轮车大量并长时停放在非

机动车道上,妨碍行人和其他车辆的通行。再次,多无牌证或非法套牌,造成监管空缺。

  “制定法律来规范电动三轮车的运营,这使管理在法律上找到了依据。”市交管局有关人士认为,在使民警做到有法可依、执法有据的同时,还应该加强对电动三轮车的疏导,趋利避害。

  其实,对电动三轮车的疏导在省内外已经不乏成功的先例。在外地一些旅游风景区,许多造型美观的电动车既环保又美观大方,与景区相互辉映。市交管局工作人员介绍,成都市的电动三轮车管理就很好,规范运营后,成为交通和当地旅游的重要组成部分。

  办法总比困难多。我们相信,在不远的将来,电动三轮车定会克服自身的不足,成为省会一张靓丽的“名片”。


爱问(iAsk.com)


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