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滚动新闻 > 正文
 

业内人士:国内制药企业成本上扬 普遍走向微利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6年08月31日 09:26 中国新闻网

  中新网8月31日电“看病贵、药价高;小病干熬、大病等死”,这已经成为当今人民群众议论最多、意见最多的话题之一。有人因此“顺理成章”地将制药企业视为矛盾的根源,并因此推定制药行业为“暴利”行业。然而据经济参考报报道,国内制药企业成本上扬,目前已经走向微利。

  “如今我们制药企业就像过街老鼠一样人人喊打,老百姓把看病贵、看病难的账都
算到我们身上,这不公平。”一家国有大型制药企业的老总抱怨说,“实际上近年来国内制药企业利润是在逐年降低,有的甚至出现了亏损。”

  山东新华医药有限公司负责人证实了这种说法。2004年,这家药厂出现了建厂几十年来的第一次亏损;2005年,制剂销售利润比上年又减少了900余万元;2006年上半年,制剂毛利率比上年同期又下滑了五个百分点。同样出现利润下滑的还有华北药业、

石家庄药业等企业。

  一位业内人士说,“目前国内制药企业已经普遍走向微利。”

  来自中国化学制药工业协会的统计显示,2004年,中国制药工业利润率比全国工业平均利润率低26.24个百分点,135家国内重点制药企业共获利润69亿元,同比下降11.5%;2005年,144家重点制药企业有25家亏损,亏损面为17%。另据有关资料显示,今年一季度全国化学制剂工业亏损面达到40.4%。

  中国化学制药工业协会专家委员会副主任俞观文分析了制药企业利润下降的原因:首先是原材料涨价,煤、电、水、石油、粮食、石化产品等制药必需的原材料,近年来价格每年都在上涨;其次是药品质量要求提高,比如新的药典对药物的残留溶媒、溶解度的标准,都比以前提高很多,为保证达到质量标准,需要增加必要的成本;第三是环保成本上扬,制药业是中国六个重污染行业之一,很多企业已经意识到这个问题。比如海正药业每年20亿元的销售额,环保费用就要占到2500万元,尽管如此也没有完全达标。

  此外,

药品降价也是制药企业利润下降的一个重要原因。自1997年10月国家对抗生素以及生物制品调整价格至今,国家已经累计18次对各类药品实施降价,涉及种类上千种,降价幅度在5%至30%间不等。而降价的主要压力大多推到企业身上。华北制药集团的一位职员形象地说,如今降价药品的价格已经是“一瓶大输液1.5元,而一瓶矿泉水三元;一支青霉素0.35元,而一支冰棍两元”。


爱问(iAsk.com)


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