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滚动新闻 > 正文
 

欧盟经济:提速之后能走多远?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6年08月31日 08:48 中国经济时报

  ■张锐

  欧盟统计局公布的数据让苦苦爬行了5年之久欧盟经济终于看到了阳光。然而,由于许多正常和非正常因素的干扰,欧盟经济保持今日亢奋状态似乎还应付出更多的努力。

  告别经济徘徊

  对于过去5年的经济状态,相信任何一个欧洲人都不想去回忆它:低增长率、高失业率和大国赤字严重等等。日益壮大的欧盟板块显得无力和苍白。不过,负重的欧盟经济体并没有被困难所击倒,在经历了艰辛的挣扎之后,终于迎来了大病初愈的时节。

  据欧盟统计局公布的最新报告显示,今年第二季度,欧盟25个成员国的经济增长率环比达到了0.9%,这不仅是欧盟6年以来的最高季度增长,也是它7年来全面超过美国、英国和日本年增长率的首次记录。据悉,按照季度增长比率计算,美国第二季度经济增长率达到0.6%,而日本则只有0.2%。

  其实让欧洲人高兴的并不只是GDP。资料表明 7月份欧元区的年通胀率由6月的2.5%下降到2.4%;经济敏感指数上升了0.6点,而且是9个月来的连续上升;与此同时,欧盟25国7月份商品零售额同比增长2.6%,与前一个月相比增长0.3%。

  欧盟国家严重的失业问题是遭欧洲老百姓和国际舆论广泛诟病的话题。幸运的是,借助于经济上行的力量,失业人口快速增长的趋势如今已经得到了明显的钳制或者开始好转。欧洲统计局的最新数据显示,今年6月份,欧元区的失业率为7.8%,明显低于去年同期的8.6%。尤其是德国在世界杯等因素的刺激下,其第二季度的就业人数比去年同期增加了18.5万,失业率从年初的9.5%降低到目前的8.2%。与德国一样,法国第二季度的就业人数比第一季度多了51900人,同比上升了0.3%。

  作为欧元区的两大经济“巨人”的德、法两国所展示出的并不只是解决就业的强大能量,其整个经济数据在欧盟也显得格外亮丽。继第一季度国内生产总值实现0.7%的增长之后,德国第二季度的增长达到0.9%。专家们预计,今年德国经济实现增长2%是完全可能的。受此鼓舞,上台才9个月的“铁娘子”默克尔兴奋地宣称:“这意味着德国不再是欧洲病人sick man of Europe,德国已经渡过难关。”

  法国经济第二季度创出了1.1%的增长率,使得法国上半年经济增长超过了1.8%,成为自2000年以来经济增长最强劲的一个季度。法国媒体评论说,法国经济第二季度的高增长率在近20年间仅出现过3次,说明法国经济已步入良性循环期。

  内力成为新引擎

  与以往完全不同,欧盟经济出现向好的趋势基本上是内部因素作用的结果。一个最能说明问题的数据是,今年以来,欧盟25国的对外贸易一直处于不景气状态,6月份甚至出现了118亿欧元的贸易逆差。即便是在这样的条件下,欧盟仍能实现经济的翻身。

  欧盟内部投资和消费的力量成为了推动其经济上升的主导因素。由于经过了数年的投资停顿,大量企业需要重新更新生产设备。因此,在今年过去的几个月中,欧盟许多成员国的企业设备支出上升了2%以上;受此影响,欧盟企业总体投资增长了0.3%左右;而据欧盟委员会估计,欧元区今年的投资增长率可望达到4.4%,远超过去年的2.9%。与投资增长相呼应,伴随着就业水平的提高、股市和

房价上升带来的财富效应,欧盟国家的个人消费格局也得到了前所未有的改善。以欧元区为例,虽然过去两个季度个人消费额度一直徘徊在1.7%的温和状态,但却明显高于去年1.5%的增幅。欧委会提供的预测资料表明,今年欧元区的个人消费增长率可能达到1.9%,对经济增长的推动作用还会进一步加强。

  政府的公共财政改革形成了对投资和消费增长的有力支持。受到“稳定和增长”规定的限制,欧元区各国在尽量缩减政府开支方面做足了工夫。虽然目前欧元区一些国家的财政赤字依然维持在欧盟《稳定与增长公约》规定的3%的水平上,但德、法两国“减赤”的斐然成绩让人们感受到了欧盟财政状况好转的信心。统计数字显示,今年上半年,德国财政赤字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例下降至2.5%,远低于去年同期的3.7%;而法国的财赤也降到了2.7%,并将在今年后几个月中得到大幅削减。财政赤字的减少增强了政府公共投资与采购能力。

  需要指出的是,旨在刺激经济增长的“里斯本战略”以及与此相应的“增长与就业计划”也是支持欧盟经济成长的另一支重要政策力量。特别是欧委会近几年通过调查发现,众多小企业实际上在推动欧盟经济发展中扮演了至关重要的角色。根据欧委会的估算,在欧洲每年成立的200万个新公司中,其中1/3都是由失业人员创建的。由于新兴小公司部分缓解了就业压力,对经济增长起到了促进作用,因此,在最近5年中,欧委会一直致力于推动各成员国对小企业提供信贷支持,资金规模也从最初的35亿欧元逐渐增加,仅此一举就帮助每家公司多创造了1.2个就业机会。

  深入研究不难发现,欧盟经济能够得以复苏的深层动力主要来源于欧盟内部如火如荼的市场一体化建设所打下的良好制度基础。一方面,自欧元启动并将各国汇率锁定后,成员国之间的汇率风险消除,企业融资更加便利和快捷,成本也大幅下降。另一方面,构建金融大市场的脚步在进入今年之后明显提速,欧洲地区所表现出的资本市场整合力量格外地强劲。摩根大通的统计资料表明,在2006年前几个月的全球并购交易中,欧洲内部的跨境交易占了三分之一;无独有偶,《金融时报》载文披露,与美日相比,过去几个月中欧洲地区的银行业并购数量和成功率是前者的5-8倍。随着资本等要素市场的日渐一体化,欧盟内部经济资源的自由流动得到进一步加强,贸易结构逐步趋向内部化,欧盟作为一个整体,产业结构互补性、完备性正日益突出。

  前行中的羁绊

  观察发现,欧盟经济在今年第二季度出现“爆发式”增长并非偶然。因为,在先前16个多月的时间中,整个欧元区经济实际上已开始呈现出回升迹象。而受欧元升值等因素影响,其经济成长指标一直处于反复调整中。因此,按照经济发展周期,欧元区已经走出低迷期。

  然而,暂时的繁荣并不能代表欧盟经济明天会更好。摩根士丹利经济学家施米丁认为,“任何一种外部冲击,比如油价的新一轮上涨,或者美国消费增长放缓,都可能对欧元区经济造成严重打击”。

  的确,欧盟实现经济增长的内力相比于以前得到了显著加强,但其对美国市场的依赖在短期内不可能减弱。目前,美国约占欧盟出口的四分之一,而一个客观的事实是,美国经济已经出现走弱的趋势。据此,英国《经济学家》杂志形象地指出:美国经济减速将会使美国老百姓少买德国塑料和法国香水。

  

石油价格的上涨成为欧盟经济天空中始终难以驱散的乌云。资料显示,国际市场的石油价格一直保持在70美元以上,而且还有进一步上涨的可能。由于欧盟经济还处于相当脆弱的阶段,油价的上升必然牵制欧洲大陆促进就业、刺激家庭消费增长的各种努力。需要指出的是,过去一段时期内欧元的升值确实缓解了石油价格对欧洲经济的冲击,但是目前欧元兑美元的汇率已经基本稳定,在油价持续上涨的背景下,欧元区已不再受到欧元的保护。

  

能源价格的居高不下必然加大欧洲央行的通胀压力。为了保持物价稳定,欧洲央行在过去半年多的时间内已连续4次加息,将基准利率由2%提高到了3%。市场人士普遍认为,欧洲央行在年内将把利率提高到3.5%。因此,在未来几个月里,欧洲企业和消费者将不得不面临更高的借贷成本。摩根斯坦利估计,明年欧元区经济增长率将为此付出0.9至1.3个百分点的代价。

  当然,对于整个欧盟而言,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性恐怕是其今后很长时期内必须面对的严峻问题。按购买力平均价计算,卢森堡的人均国内生产总值是欧盟排行最末位的拉脱维亚的5倍。在老欧盟成员国中,英国人均国内生产总值接近欧盟平均水平的120%,德国和法国相当于欧盟平均水平的110%,而排名靠后的希腊和葡萄牙分别比平均水平低20%和30%。10个中东欧成员国的人均国内生产总值都处于欧盟平均线以下。显然,欧盟要实现经济的振翅高飞非常不易。

  (作者系广东技术师范学院经济学教授)


爱问(iAsk.com)


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