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滚动新闻 > 正文
 

节能市场盼“医生”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6年08月31日 07:40 中国质量新闻网

  节能产品种类繁多,但能够提供专业节能诊断的机构却只有寥寥几家

  节能市场盼“医生”

  当前市场上的节能产品种类繁多,推广力度很大,但诊断检测机构缺乏。有关专家指出,节能市场“缺医不少药”,要使节能工作真正落在实处,关键是要有更多
的、专业的“节能医生”,对症下药地开出节能良方,才能产生应有的经济效益。

  实际上,节能不只是产品的更换,节能计划也不能“小打小闹”,对于企业来说,节能改造是一笔不小的投入,企业节能重在实效,不仅降耗还要能省钱。然而,由于目前节能服务市场混乱,企业尽管有需求,但选择谁来为他们服务却成为十分头痛的问题。

  专业检测评估机构少

  节能举步维艰

  据悉,目前上海正在推行合同能源管理方式,这种方式是一种基于市场化运作、由专业节能公司承担主要风险的节能新机制,是由专业化的能源服务公司(EnergyManagement?鄄Company,简称EMC)与愿意进行节能改造的客户签订节能服务合同,按照合同采用先进的节能技术及全新的服务机制为客户实施节能项目。合同能源管理是国际上一种先进的能源管理模式,由专业节能公司掏腰包,为企业的节能设备更新换代,这就使企业每年可节省大量费用。上海市节能技术服务有限公司是上海首家提供节能计划服务的公司。不久前,上海市第七人民医院要进行节能改造,他们与上海节能技术服务有限公司合作。该公司为其制定了一系列改装计划。通过节能计划,上海市第七人民医院两台耗电79.5千瓦时的空调泵被改造成仅耗电43.7千瓦时,节约电功率45%。从去年9月开始计算,节省了42414.6千瓦时。

  上海第七人民医院后勤保障服务公司负责人周芳敏介绍说:“最初,我们的节能计划是‘小打小闹’,只是针对一些节能产品的更换,以及依靠自行研制的‘土方法’进行节能,效果始终不理想。如今,经过有步骤的改造,水、电、气、油等方面的节能节支效果明显。”

  上海市节能服务中心主任叶文彪说,虽然合同能源管理方式效果明显,但现在能够提供专业节能诊断的服务机构目前只有寥寥几家。他认为,专业节能公司应提供综合性的系统解决方案,对企业要做诊断评估,拿出具体节能改造方案和经济性分析,保证节能效益。这样的节能公司应该具备3种能力:技术能力、融资能力和管理能力;还必须具有两个标准:公司开展的业务50%从事于节能方面的服务;所做节能项目的结果效益大于投资。合同能源管理在我国还处于起步阶段,面临诸多障碍。例如诚信难保障,合同能源管理项目实施期短则一年,长则三五年,期间企业生产状况有不确定性,风险较其他行业大。

  培育规范专业公司

  建立节能长效机制

  上海交通大学热能工程研究所罗永浩教授指出,当前我国节能市场混乱且不规范,原因就是缺乏一批具有专业水准和权威的评估检测机构。他认为,我国缺乏节能“引导”机制。目前采用的节能手段大多是行政命令,节能就是为了达到领导的要求和完成任务。这种抓节能的方法,还没有脱离计划经济时代的思路。政府要针对建立长效机制设立相关管理机构,包括技术研究机构、评估检测机构、规范服务公司。政府在规范市场方面应该做一个“引路人”,使各部门统筹协调,制定相关政策,给节能降耗创造一个更好的环境。

作者:王 蔚 胡 芳


爱问(iAsk.com)


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