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滚动新闻 > 正文
 

石油“暴利税”应尽快公布用途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6年08月31日 05:04 深圳商报

  国内三大石油企业中石油、中石化、中海油近期公布了业绩骄人的中期财报。报表中,三家企业上半年共向国家缴纳159.88亿元特别收益金,即俗称的“暴利税”。这应是今年3月国家对石油开发业务征收特别收益金以来首次入库真金白银。钱收上来了,应尽快出台收费管理和用途等相关细则,因为此事不仅事关公众切身利益,有助于疏导成品油涨价的影响,也可以帮助政府行使好公共管理的职责,让公众理解“暴利税”的征收目的。

  中期业绩报表显示,中石油上半年纯利达到807亿元,蝉联香港证券交易所最赚钱上市公司头衔;中石化纯利超过214亿元;中海油纯利为162.8亿元。与此相对应,中石油、中石化和中海油则分别上缴103亿、37亿元、19.88亿元的特别收益金。

  在我国,包括石油在内的采矿权多数是被行政批准无偿或以低于市价的价格交给指定企业使用。据专家测算,目前中国石油本地开采成本为8至12美元/桶,而

欧佩克这一数字在22至25美元之间。三家石油企业的赢利能力多得益于此。为此,国家规定,当石油开采企业销售国产原油因价格超过一定水平,所获超额收入按比例征收特别收益金。

  这笔钱收来做什么?舆论普遍理解,将成为成品油价格上调后对部分弱势群体和公益性行业补贴的资金来源。为了与

国际油价接轨,建立市场化的成品油定价机制,国内油价近几年来不断上涨,许多行业饱受其困。“国家发改委关于调整成品油价格的通知”曾指出,各地要结合成品油价格调整,建立对部分弱势群体和公益性行业给予补贴机制和相关行业价格联动机制,妥善处理成品油价格调整带来的影响。然而,《石油特别收益金征收管理办法》中却没有这方面的具体规定。

  应该说,“暴利税”的征收,有利于我国加快推动能源等一系列重要生产要素价格走向市场化,对防止低效滥用这些宝贵资源有好处;政府也可扮演好公共产品提供者的角色,从超额利润中拿出一部分,去支付此前由社会全面承担的高昂环境治理成本以及其他运营成本。在暴利税的使用和对消费者的补贴之间建立某种联系,也是国际通行做法。

  到目前为止,机票

燃油税的一再提高、成品油价的不断上涨、部分城市的士费加收1元燃油补贴等事件,让公众不免产生“好处让三大油企享受、压力由消费者承受”的怨言。现在,“暴利税”到账后,如何对征收上来的暴利税进行专项管理,哪些因成品油提价受到影响的行业可以获得补贴,都应尽快公布具体方案。这既可以舒缓企业和民生压力,让消费者可以享受看得见摸得着的实惠,也可以帮助公众理性看待政府尽可能以公平原则推进石油市场化定价的努力。


爱问(iAsk.com)


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