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滚动新闻 > 正文
 

等级化录取与异化的公平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6年08月31日 05:04 深圳商报

  据中国青年报报道,暑假期间,东北某高校部分教职工因不满学校在今年的招生中对其子女的优惠政策作出改革,集体向校方抗议,提出“要公平、要公正、要上学”,要求学校对其子女予以大幅度降分录取。据称,往年东北某高校录取本校子弟比其他考生低上百分之多。事件发生后,在校内外引起了强烈的反响,也使高校降分录取本校子弟这一半公开的秘密更加公开化。

  我国的高考制度,看起来很公平、公正,但却掩盖不了多年以来一直存在着等级化的事实。内部子弟内部照顾形成一个等级,而出生地域不同,竟然也可以形成一个等级,比如北京上海的孩子,考北京上海的大学,其所需要分数线就要比外地的要低上许多。更有甚者,一些不合理的加分政策也在逐渐形成一个新的庞大等级。等级内的局限性公平与等级间的悬殊不公共同存在,甚至形成鲜明对比,但由于中国高考考生众多,享有教育特权等级者人数相对较少,因此等级间的悬殊不公往往被等级内的公平所遮盖,以致模糊了教育问题的焦点。

  当问题的焦点被重新对准后,当特权要被取消的时候,一些既得利益者就不干了,教职员工所谓的“要公平、要公正、要上学”与其说是追求公平公正,不如说是在要特权。而高校希望通过照顾教师子女来稳定教师的做法看起来很有人性化,但实质不过是伪人性化之举,是拿教育的公平来做人情买卖。

  表面上看,家长抗议取消优惠是为了孩子,家长抗议后学校四处活动为本校职工子弟联系学校,是为了教职员工能安心工作,是为了大学的利益。但实际上,这样的做法,是害了孩子,害了大学,一些大学目前被近亲繁殖所困扰,而少数学校已俨然称为大学子弟学校、子弟世袭学校等等,这些不都是因为等级化、等级内的特殊照顾、特殊优待所导致的吗?

  大学是社会的良心,是培养社会合格的公民的地方。当大学的教职员工在享受着不应有的录取优惠,却还要抗议不公平不公正的时候,我们看到了教育等级化、录取等级化所给人的思想带来一种怎样的价值观上的紊乱和异化。而这些人,却还是要承担着教书育人的重担,这样的赤裸裸要特权的丑陋之举实在让我们忧心忡忡,担心其对学生带来不好的影响。当我们看到原本有着独立精神的大学,在受到不合理的抗议和要挟后如此不堪一击地妥协了,我们感叹这样四处寻找腐败途径以帮助职工孩子上大学的学校,还是大学吗?


爱问(iAsk.com)


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