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滚动新闻 > 正文
 

青岛纺机在创新中走向世界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6年08月30日 08:19 经济参考报

  这是一家中国纺机行业最年长的企业。

  她从历史的辉煌走过,也曾有过从“宠儿”到“弃儿”的遭遇,但她很快找准了市场经济新形势下的定位,开始了承前启后的决定性举步。而今,伴随着市场经济的飞速发展,她正在焕发着年轻人才具有的蓬勃朝气和创新激情。

  说起中国的纺织机械,人们不会不知道青岛纺织机械厂(现已改制为青岛纺织机械股份有限公司和青岛宏大纺织机械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青岛纺机”),也不会不了解她对我国纺织业所作出的杰出贡献。统计表明,截止到2005年,她所生产的高质量梳棉机已达12万台,装备了国内80%以上的纺织企业,并出口30多个国家和地区。而她在近年来生产的自动络筒机,则与日、意、德三国四分国际市场,处于市场高端位置,在国内占有26%的市场,并成为MADE IN CHINA机械出口的主要产品。

  近年来,青岛纺机实现了跨越式发展,经济效益成倍增长,按照现有的发展势头,预计今年的销售收入和实现利税,将达到2000年的10倍以上,而各项经济指标,特别是人均销售收入、人均实现利润、全员劳动生产率,依然将稳居全国同行业前列。

  青岛纺机以自身特有的文化和实力,坚守着常青的基业,傲然屹立于我国纺织机械工业大型骨干企业之列,也同样傲然屹立于世界纺机之林,成为我国纺织梳理设备与自动络纱设备的重要生产基地,而且,她正以有力的臂膀,托起中国纺织机械制造工业明天的希望。

  为有源头活水来——着眼高端的技术创新

  科技创新是企业保持基业常青的源头活水。

  在当今全球经济一体化的竞争中,企业怎样使“中国制造”变为“中国创造”?怎样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身?这一直是青岛纺机领导层苦苦思索并为之不懈奋斗的首要问题。

  多年来,青纺机坚持“科技兴业”的企业方针,以市场为导向,以科技创新为动力,瞄准世界先进水平,致力于产品开发和科技进步,通过引进技术和消化吸收,不断提高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

  90年代初期,他们与意大利进行技术合作,开发生产了ESPERO型自动络筒机,填补了我国纺机制造的空白,成为国内唯一的自动络筒机生产厂家,为适应我国纺织产业升级做出了贡献。该设备荣获“国家级新产品”和青岛市“十大高新技术产品”称号,作为企业的主导产品之一,现已累计销售近2000台,实现销售收入近20亿元。

  90年代末期,青岛纺机又与德国开展技术合作,研制开发了开清梳联合机。其产品质量、水平和性能同样达到国内国际领先水平,并具有流程短、效率高的特点,产品先后荣获“国家重点新产品”称号和中国纺织工业科技进步一等奖。目前,已累计销售各种不同模式的开清梳联合机470余套,实现销售收入18亿多元。

  近年来,作为青岛纺机发展主旋律的技术创新一刻也没有停止。根据市场需求,企业又研制开发了非织造布成套设备,成为企业另一个富有市场潜力的跨行业的主导产品,产品质量达到国内同类产品的先进水平。目前,已累计生产销售各种不同配置的非织造布设备40余条线318台(套),实现销售收入7500余万元,为企业开辟了一个新的效益增长点。目前,企业高新技术产品的销售收入已占总销售收入的70%,成为青岛市重点高新技术企业。

  除此之外,他们对原有主导产品梳棉机以及纺织用电动机、金属针布等配套产品,不断进行自主开发和创新,努力掌握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和关键技术,实现了产品的不断更新换代。他们生产的“青锋”牌系列梳棉机被评为山东省名牌产品,其中FA201、FA203型梳棉机分别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二、三等奖;FX系列高效电动机和金属针布产品分别荣获部优和国优银奖。

  近年来,青岛纺机配合企业发展和新产品研发,累计投入科技改造资金近2亿元,积极开展工艺技术改造和设备更新,先后引进国际精良的现代铸造、机械、钣金、涂装等生产设备和先进检测技术,建立了PC控制立体仓库,安装了国内首条梳棉机装配流水线,拥有了国内一流的纺机设计、工艺、加工、装配和检测手段。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市场经济的完善,青纺机的领导层认识到,以信息化推动工业化,改造纺机装备制造业,是产业优化升级的有效途径,也是探索大规模定制企业生产组织模式的必然选择,而ERP项目的实施,则是企业信息化的首要步骤。

  于是,他们在纺织机械行业率先揭开了纺织机械信息化改造的帷幕,从90年代末期,就开始实施了CIMS工程技术(包括CAD、CAPP、CAM、PDM、ERP、SCM、CRM、DSS、OA等项目),将现代信息技术有机地融入到企业的设计、工艺、制造、管理、售后服务和产品升级换代等整个产品生命周期。并在生产、采购、库存、销售、财务、质量等管理环节全面推行了ERP管理,通过功能扩充和系统集成实现较高级的应用与管理。

  显然,信息化的成功实施不只是技术问题,也需要管理观念和体制的变革,甚至部分员工自身利益的牺牲。

  企业领导层对上ERP可能遇到的情况做了充分的准备,多次召开动员大会,进行业务培训,及时解决相关问题,得到员工的普遍理解和支持。在ERP实施中,厂领导权衡利弊,果断削减了存在多年的中间库和一些不必要的工作环节,使现代管理手段的作用得以充分发挥,也为企业实施社会化、国际化配套、降低自制率,奠定了可靠基础。

  目前,青岛纺机的企业信息化建设日臻完善,企业内部各管理层面已配置近千台电脑,ERP、PDM、CAPP等模块已经得到全面应用,DSS决策支持系统已经积累了三年数据,CRM客户管理系统已在各办事处普遍推广应用,数控机床联网工作也初步完成,企业自下而上基本形成了信息畅通、资源共享的工作平台,并被授予国家制造业信息化建设重点企业和青岛市信息化建设示范企业称号。

  立足于国内和世界纺机制造水平高端,青岛纺机确定了企业四大主导产品的定位:国内领先、世界先进;而对金属针布、电动机的定位则是:打造国内第一品牌。

  借得东风处处春——市场导向的灵动管理

  管理创新是企业基业常青的保证,青岛纺机实施以市场为导向的管理创新同样不同凡响。

  近年来,青纺机的管理经历了“严”、“细”、“快”的转化过程,走了一条从严管理到科学管理,再到市场导向管理的创新之路。

  90年代初期,针对当时企业管理薄弱的局面,他们实施了“从严治厂”的管理方略,卧薪尝胆、励精图治、强化各项基础管理,健全和完善各项管理制度,严肃厂规厂纪,加大考核奖惩力度,规范企业生产工作秩序,为企业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

  90年代中期,企业以质量管理为重点,提出变数量规模型为品牌效益型的质量管理新目标,开展了“零缺陷”质量管理活动。1996年,企业以行业首批通过ISO9000质量体系认证为起点,确立质量管理目标、加大质量监督和考核力度,强化月度滚动审核、年度集中审核和管理评审等管理环节,使质量管理体系不断完善,保证了其运行的适宜性和有效性。2005年,企业顺利通过了中质协2000版质量管理体系标准第二次监督审核。

  与此同时,青岛纺机常年开展的群众性QC小组活动,也不断取得显著成果。企业所属多个分厂和部门的QC小组,分别被国家机协、全国纺织和省、市评为优秀QC小组,企业也多年荣获国家纺织工业协会和青岛市质量管理小组优秀企业称号。

  近几年来,青岛纺机的管理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即以市场为导向、快速反应、以快应变为特征的轻型灵动管理模式。企业领导认为,“管理”只有两个字,但其中的内涵却在于创造。在新的形势下,只有树立高度的市场意识,借助市场需求构建能够适应市场变化的快速灵动管理模式,才能使企业具有最强的生命力和竞争力。他们提出,所有管理部门和生产单元都要能面向市场需求,作出快速反应,并强调,“满足用户需求就是工作标准”。

  于是,“借”了市场的东风,青岛纺机的企业管理春天如约而至。

  在生产管理上,青岛纺机严格遵循以销定产、以产促销的原则,以灵活的机制快速应变,建立了“敏捷生产”的管理体系,使其主导产品从接订单到组装出厂时间大大缩短:自动络筒机仅需3天,梳棉机仅需7天,加工装配较为复杂的开清梳设备,也仅需12天。这样,不仅提高了生产效率,并以最快的速度满足用户需求,而且大大压缩了库存,加快了资金周转,使存货年周转速度达到7次以上,创造了国内机械制造业的领先水平。

  在营销管理上,企业建立了以满足客户需求、突出服务为中心的营销网络和营销机制以及相关制度,坚持“主动服务,贴近用户,超值服务,感动用户”的营销服务理念,为用户提供工艺设计、技术培训和售前、售中、售后全方位、全天候网络或上门服务,做到省内24小时,省外48小时的服务承诺,并为有特殊需求用户提供因时因地的个性化服务和超值服务,使营销服务向更深层次延伸。得到用户的普遍赞许。

  青岛纺机依靠市场信息创新管理,也依靠市场信息调节管理。为了有效地提高企业内外的资源配置效率,他们还在短期内迅速构建了以自身装配为核心的国内外分工协作体系,在极短的时间内实现了企业不可多得的“三级跳”——跳出企业,走向社会;跳出国门,走向世界;跳出管理,面向市场。

  实施市场导向的灵动管理,贵在落实。在管理中,青岛纺机提出了“事事有章可循,事事有人负责,事事有人考核,事事贯彻落实”的严格要求。既注意在贯彻制度中强化执行力文化,更注重以制度建设、行为导向和自我约束三结合的治本模式,刚柔并济、情法相依,使员工在自然的行为习惯中,体现企业规章制度和行为规范。

  企业利用各种场合,如班前会、小组会、升旗日,采取多种形式,如举办学习班、培训班和各种会议等,对员工加强行为导向和厂规厂纪行为规范教育。同时,开展工作讲评、查缺陷、抓整改活动,促进制度落实。党、工、团、妇女等组织结合各自工作特点,举办演讲、知识竞赛、书画展和征文活动,教育职工从身边的小事做起,养成规范小节的良好习惯。

  企业还利用厂报、广播电视、宣传栏等手段,坚持舆论导向和舆论监督相结合,弘扬先进,批评违纪,形成了浓厚的舆论氛围。

  水滴石能穿,习惯成自然。企业通过制度、导向和自我约束的结合,通过坚持不懈,持之以恒,循序渐进的努力,已建立和形成了以企业道德、行为规范、工作标准、员工素质要求和形象塑造等为主要内容的企业行为文化,员工队伍的整体素质也不断得到提升。

  每天,在青岛纺机厂区内人车区分的道路上,来来往往的职工都会自觉行走在两旁的人行道,就连横穿道路也要坚持从人行横道线通过。

  已经坚持10年的提前到岗、列队讲评班前会制度,早已是企业每日充满生机的一道亮丽风景线。

  在厂区,随地吐痰、乱扔垃圾、吸烟等不文明行为已经杜绝,员工们只要发现地上有垃圾和杂物,都会自觉放进垃圾箱内。

  凡是到过青岛纺机厂区参观的人,无不为这里井然有序、一尘不染的环境和生产现场所动容。就连国外同行的专家,看到这种场面也一再称赞中国纺织机械制造已经达到的高水平制造环境。

  走进青岛纺机的生产车间,厂房宽敞明亮、通道整洁畅通、设备整齐干净、物料摆放有序,安全生产和质量管理标识鲜明……青岛纺机何以对文明生产和现场管理如此重视?总经理冀新深有感触地说:“现场就是市场,现场管理水平无疑是企业管理水平、职工素质水平和产品水平的综合反映,也是企业的市场形象,同样可以为企业创造可观的效益。”

  淘尽黄沙始到金——与时俱进的企业文化

  企业文化是企业的灵魂,也是企业长盛不衰的内在动力。

  如果说,青岛纺机已经是一块我国纺机制造的金字招牌,已经成为行业高技术、高质量的标志,那么,这块招牌的内涵则是与时俱进的企业文化的深厚底蕴,是企业不可多得的精神财富,而这一财富的取得,是几经陶冶、多番历练的结果。

  作为国企,青岛纺机从80年代中期开始探索企业文化建设。但由于企业一直是计划经济的“宠儿”,到90年代初期,面对市场竞争,企业陷入举步维艰、难以为继的困难境地,一度成为市场经济的“弃儿”。

  1992年,临危受命的企业新领导班子以重振企业雄风为目标,响亮地提出“科技兴业,从严治厂,卧薪尝胆,重振雄风”的治厂方针,并鲜明地提出:“一切工作的根本标准——同市场接轨;所有工作的基本原则——让用户满意”,这对长期计划经济下形成的传统思维方式不能不说是一种强烈地冲击。而且,明确地提出了企业的“双优”工程:“让每一名员工都成为优秀人才,让每一个零件都成为优质产品”,使企业两个文明建设的目标更为具体化、更具操作性。

  在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的形势下,企业大力宣传“今天工作不努力,明天努力找工作”的竞争理念,激励员工树立高度的危机意识和忧患意识,克服和摈弃惰性心理和依赖思想。

  1997年至1999年,面对国内纺织工业结构调整、限产压锭,给纺机生产带来的严峻形势,青岛纺机企业上下不等不靠、奋力拼搏,一举取得了扭亏解困和企业改制的突破性成果。此时,作为原有治厂方针的提升和发展,他们提出了“科技兴业、质量立企、创新为魂、品牌至上”的企业方针,重新修订了“拼搏,坚韧,创新,奉献”的企业精神和“严细,快捷,求实,协作”的企业作风,确立了新的企业目标和经营战略。

  本世纪之初,企业又提出新的理念:“追求质量零缺陷——为了用户更满意,为了明天更美好”,把“零缺陷”的质量目标同“用户至上”的思想和企业永续发展紧密结合,昭示了企业的立身之本,成为新的企业宗旨和鼓舞全体员工共同奋斗的愿景。

  同时,他们确定“品牌决定一切”为企业信条;“国际知名企业,世界一流产品”为企业目标;“瞄准世界水平,加快赶超步伐,创造青锋名牌,参与国际竞争”为质量战略。并提出企业新的形象塑造目标是:“员工形象——文明人,产品形象——工艺品,企业形象——小康园”。

  这就是说,具有国企遗风和行业骨干胸怀的青岛纺机,摒弃了企业以利润为中心的管理理念,强调企业最重要的工作目标,是用高质量的产品和服务来满足用户需求,共同创造美好明天。也就是说,参与国际竞争,打造“青锋”品牌,已经是青岛纺机人义无反顾的历史责任,而“让每一名员工……让每一个零件……”,又实实在在把企业作为员工生存和实现自我价值的载体,在制造优质产品的同时,努力满足员工的精神和物质需求,为员工发展、实现自我价值创造条件。

  白驹过隙,大浪淘沙。一系列与时俱进文化理念的确立,一整套高瞻远瞩企业目标的提出,不断地展示着青岛纺机开放式进取文化的特征:企业无论是处于顺境还是逆境,都把强烈的行业责任感和发展危机感留在身边,始终保持着坚韧不拔、拼搏进取、挑战自我、敢为人先的时代精神。

  这样,青岛纺机在完善自身的企业文化建设中,不断总结和提升最能代表和推动企业发展的思想、观念、精神、作风,使之规范化、系统化、个性化,并广泛为职工理解、接受,成为其自觉行为,继而完成企业文化的一次又一次升华。

  党委书记、总经理冀新说,企业的今天,是昨天的继续,而明天是昨天和今天的继续。这一观点,就是对青岛纺机文化传统不断发展深化的肯定。这位在企业领导岗位已经工作多年的企业掌舵人,依然是我国纺机行业最年轻的大型企业老总。

  在以冀新为首的领导班子看来,青岛纺机有两大工作主题——管理与创新。而能够把这两个主题进行无缝对接、融入员工血液的,就是企业文化。冀新说,文化是企业发展的灵魂,是实现企业长盛不衰的动力。企业文化也是品牌创建的核心与灵魂,没有文化内涵的品牌,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品牌。

  正因为如此,企业坚持不懈、锲而不舍地在提高全员质量意识上下功夫,把质量文化、管理文化和品牌文化,贯穿于经营、设计、生产、营销和服务的全过程,渗透到职工的血液中,落实到行动上,用文化铸就企业品牌,以文化孕育品牌内涵,以科技凝聚品牌实力,以管理夯实品牌基础,致力于打造企业品牌,以促进企业的跨越式发展。

  随着经济效益的不断增长,企业不断增加厂区环境建设的投入,整修粉刷了所有生产厂房和办公楼,厂区道路全部铺设了沥青和水泥路面,并以厂内的单位或分厂命名了道路、设立了路牌,厂区绿化草坪1.4万余平方米,绿化率达到100%,使厂容厂貌焕然一新,被授予省级卫生绿化先进单位和花园式单位称号。

  漫步厂区,草坪、绿树、鲜花搭建起特有的三维立体绿化景观。办公楼前,巨手擎起地球的雕塑四围,人工喷泉溅珠吐玉,盎然松柏溢绿滴翠,处处焕发着勃勃生机。圆形花坛厚重的石碑上,醒目地镌刻着“智慧源于群众,活力在于创新,品牌基于诚信,美好缘于奉献”四句发人深省的格言,使人在流连间品味出一股浓郁的文化气息。

  近年来,青岛纺机格调不俗的企业文化建设分别荣获中国企业文化建设实践奖、中国纺织企业文化建设知名企业、山东省纺织企业文化建设十佳企业、青岛市企业文化建设示范企业等称号。去年,青岛纺机又作为全国惟一纺机企业,荣获中国纺织十大品牌文化优秀奖。

  冀新说:“青岛纺机的每一点变化都离不开我们全体员工的努力,也离不开我们企业的上级领导恒天集团、中纺机集团、经纬股份的大力支持,离不开集团领导的热情关注和精心指导,他们为青岛纺机的发展和创新倾注了太多的心血,才使我们创新和国际化的步子迈得更快、更稳。”。

  今年,青岛纺机的工作主题是:“质量、服务、创新、品牌”,同时,也是企业的“创新年、品牌年”。他们以自主创新统领工作全局,以科技兴业筑就未来,努力增强企业的竞争力,为实现国际知名企业,生产世界一流产品创造条件,为“

十一五”开局之年打基础。

  上半年,青岛纺机已实现销售收入9亿多元,实现利润3560万元,分别比去年同期增长了42%和94%,预计全年可实现“保18亿、争20亿”的经营目标,从而创造企业新的辉煌。照此推断,2006年,青岛纺机确定的“创新年、品牌年”的目标,早已成竹在胸。

  青岛纺机,在创新中走向世界。


 洪奇敏 吴玉华 韩庆华  


爱问(iAsk.com)


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