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滚动新闻 > 正文
 

台海观澜:施明德倒扁丢掉致命一招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6年08月30日 02:42 中华工商时报

  民进党前主席施明德登高一呼发动的,本来是一场百万人倒扁行动;到了28日,施明德在记者会上口风一转,将“倒扁”改成了“反贪腐”,“百万人倒扁行动”成了“百万人反贪腐行动”。

  虽然是一个词语的改变,但是这一招颇具杀伤力。

  因为在这之前,倒扁和挺扁已经成为台湾民众耳熟能详的词语。有倒扁的,也有挺扁的,大家都围着陈水扁这个名字转圈,为何倒扁却被忽略了。

  现在,倒扁换成反贪腐,挺扁的就不好办了。原来针对倒扁,还可以高喊挺扁;现在人家要反贪腐,难道你还挺贪腐不成?

  这实际上是一个程序问题。要想陈水扁下台,首先要把他涉及的贪污腐败案搞清楚;贪污腐败案搞清楚了,陈水扁下台与否也就一目了然了。先反贪、后倒扁,是不能颠倒的程序。施明德刚开始就喊出了倒扁的诉求,有点急了,现在回到正常程序,算他还没有失去理智。

  按照这个逻辑推断下去,反贪腐静坐一旦开始,施明德阵营将紧紧揪住陈水扁的弊案不放,这将给承办案件的台湾司法部门带来巨大的压力,也会让陈水扁如坐针毡。

  尽管没有失去理智,在笔者看来,施明德归根到底还是失了一招,失了致命的一招。

  岛内有专家分析,陈水扁下台有4种可能,包括“立法院”再提一次“罢免案”、重量级人物出面相劝、检察官出示关键证据、美国介入等。

  以上4种可能中,美国的作用最重要。而美国考虑陈水扁是否下台,有两个因素:第一,美国希望台湾岛内和台海两岸保持稳定,不出乱子;第二,美国历来以民主自由的领袖自居,至少在表面上十分看重民意。

  也就是说,美国要在台海稳定和台湾民意两者之间权衡利弊,如果陈水扁民愤太大,美国将被迫做出抛弃陈水扁的选择。

  按照这个逻辑,施明德阵营犯了一个致命的错误。因为陈水扁9月3日就要出访,回程经过美国军事基地关岛。如果施明德看出其中的利害,就应该在陈水扁出访前上街静坐,加大声势,甚至不惜造成流血冲突,以此在全世界面前尤其是在美国面前造成陈水扁罪大恶极不杀不足以平民愤的印象。这样一来,陈水扁也许到了美国关岛,就再也不回来了。

  这是施明德搬倒陈水扁的惟一希望,但是被他轻飘飘地放弃了。他从从容容地将静坐的时间定在了9月9日。

  那个时候,陈水扁已经从关岛回来,同时带回来的,至少是美国希望台海稳定的旨意。面对美国人的表态,台湾“总统府”前沉默的静坐大军,还能干些什么?

  秀才造反,十年不成。在电视上看施明德声色俱厉,但他终究还是个秀才。(30B4)


爱问(iAsk.com)


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