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滚动新闻 > 正文
 

燃气用具——靠创新点亮品牌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6年08月29日 07:54 中国质量新闻网

  8月22日,中国五金制品协会向社会推荐了“2006年度中国燃气用具十大创新机型”,万和、万家乐、海尔、迅达、华帝、樱雪、帅康、火王、神州、林内、前锋、创尔特、美的等13家知名企业生产的10种燃气热水器和10种燃气灶具脱颖而出。在节能和环保方面实现了产品的更新换代,在使用和操作上向更安全、更简单方面发展,是这些被誉为创新机型产品最大的亮点。中国五金制品协会理事长张东立说,此举旨在推动燃气用具行业技术进步,为企业创新提供一个良好的平台,也为全行业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实现从量的扩张到
质的提升起到引导作用。

  据悉,中国五金制品协会是从今年年初启动该项活动的,吸引了业内众多企业的积极参与。所谓技术创新机型是指:燃气用具产品整机在应用技术、内部结构、配套装置、外观等方面在国内同类产品中处于领先地位,同时拥有自主

知识产权,包括发明专利、实用新型专利、外观专利等。此次胜出的20个产品,无论在技术、质量还是外观方面,都已经达到了同类产品国际水平。以此次榜上有名的广东万和集团有限公司生产的JSG18-10A型家用燃气热水器为例,中国五金制品协会组织的专家组对其评价为:该产品通过应用冷凝换热技术及智能恒温技术,达到了高效节能、降低烟气中NO2浓度的目的,在国内外均处于领先水平;专家组对浙江帅康电气股份有限公司生产的JSR/T/Y.2-98X型燃气灶具的评价是:该产品采用防回火安全保护装置,使火焰聚中性好,火力大,CO含量低,能够有效防止因回火而导致的炉头被烧坏的现象,综合性能达到国内先进水平。

  张东立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目前,我国燃气用具行业已经具备了市场、技术、

能源等多方面的有利因素,这使得全行业提高技术含量,发展自主创新成为可能。

  万和集团总裁卢楚其说,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燃气用具行业经过20余年的飞速发展,骨干企业已经积累了相当的技术力量,培育了一批技术人才,为产品质量提升积累了丰富的资源。

  燃气用具自上世纪80年代通过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在中国生产以来,随着

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以及燃气能源在市场上的大量普及,需求量大幅上升,并因此促进了行业的快速发展。这些年来,面对市场激烈的竞争,国内企业在应对复杂气源,如何让产品更好地满足消费者需求上不断进行努力,并尝试性地开发出了许多新产品,特别是行业龙头企业,在技术储备方面已具有了竞争的实力。正因为此,国内燃气用具产品一直是市场上的生力军。但纵观全行业,在产品设计上引进、模仿的痕迹还是比较明显。目前,国内燃气用具在外观制造上,与进口产品的差距已不明显,但在产品的内在质量上,尤其在节能、环保上,与进口产品的差距还较大,致使产品难以跻身国内高端市场。这主要与全行业创新能力不足有关。近一两年来,面对原材料大幅上涨带来的新的竞争压力,燃气用具企业已意识到,以模仿为主的研发路线和单纯的价格战难以让企业稳住并开拓市场,如何从内部挖掘发展潜力,才是企业做大、做强、做久的关键,也是支撑国内产品与进口产品抗衡的筹码。这种发展潜力,需要企业通过技术创新,在研发上下力气,掌握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才能实现。

  令人欣喜的是,自去年起,国内燃气用具企业就提高产品技术含量、用新产品来发展达成了共识。在这种情况下,通过行业协会的引导,使全行业真正走出低水平的价格竞争就显得尤为重要,这也符合国家在去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提出的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消化吸收再创新的产业发展政策,有利于创建新型节约化社会。

  张东立说,按照行业现在呈现出的这种发展态势,相信经过5~10年的努力,中国燃气用具产品进入国内高端市场、甚至国际市场将不再是梦。

作者:郑建玲


爱问(iAsk.com)


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