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想”复兴的启示 |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6年08月28日 16:45 中国产经新闻 | |||||||||
撰稿/本报见习记者 黄睿 8月3日,“联想”宣布了第二季度销售情况:销售增长了11%,达到34.6亿美元,净利润为500万美元。尽管不太多,但比起前一季度已将翻了一倍。 《商业周刊》对“联想”收购IBM的PC业务后一年的运营情况进行了分析。“
但“联想”自换了CEO后,新总裁William Amelio对“联想”的一系列动作遏制了“联想”走下坡路的势头。精兵简政、产品多样化和开拓新市场成为扭转逆势的三大法宝。每一条看来都是老生常谈,但在这些举措后面的新方式、新观点却值得国内企业的改革或发展重视。 William Amelio精简了“联想”5%的员工,而这些都是高薪聘请的非中国籍员工。同时,“联想”开始寻求成本较低的中国员工。德意志银行William Bao Bean对此表示,“‘联想’已走上正路”。中国的员工并不比国外差,而聘请国内员工的价格却要低得多。现今全球信息、咨询、人才流通迅速,“土和尚”比“洋和尚”在很多方面都不差,而“洋和尚”的身价却高得多。当前一些国内企业仍认为什么都是“洋”的好,不惜血本地聘请外国人,而不考虑收入产出比。企业要精简人员也不敢动外籍员工。在全球化进展迅猛的今天,人才使用也要综合考虑。 今年早些时候,“联想”发售了一个新系列的PC机,大胆涉足IBM曾忽略的中小商务市场,并使用“联想”作为品牌名,摒弃了IBM的“Think”商标。这使得其在美国市场份额明显回升。中国很多企业并非不能生产好产品,而很多却要假冒国外洋品牌。“联想”这次启用自己品牌取得佳绩为国内品牌做出榜样。同时,大胆涉足多个领域,不拘泥于国际品牌的“权威”,发展自己的优势产品也是国内企业应大胆实践探索的内容。 “联想”凭借其在中国的良好销售经验,已把目光瞄准印度等发展中大国。尽管“联想”在印度的销量还很小,但“联想”却比其他品牌,如戴尔等更具优势,因为印度人也没有在网上购买电脑的习惯。而如果人们没有使用电子商务的习惯,像戴尔的在线购买模式就毫无用处。所以,国内企业若有很好的国内销售经验同样可以走向国外。在几个发达国家找不到市场,发展中国家市场也不可小觑。国内销售的“土办法”在其他发展中国家仍具其妙。发达国家销售方式不可谓不先进,效率不可谓不高,但它同样需要相对应的购买群体。因地制宜地采用合适的营销方式,国内的经验同样有适合它的土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