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财经纵横

北漂族:打拼14年才有自由身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8月28日 16:44 中国产经新闻

  本报记者 梁馨元报道

  老林是上个世纪最后一年开始选房子、贷款买房子的,在同龄人中不算晚,这源于他有很强的购房情结,这个来自于辽宁农村的男人生长环境与生活在北京的贫嘴张大民很类似:家里兄弟姐妹多住房拥挤,梦里都想能有自己的私人空间。

  在2006年7月,老林终于在购房7年之后,采用一次性提前付款方式从建设银行赎回了他的房子。对于租房子还是买房子哪个划算,老林有自己的看法:“我觉得这个不能用哪个划算来比较,因为中国没有国外那样完善的福利保障,在国外,你可以拎个皮箱住进公寓来,不合适抬脚就走,失业了政府发放的救济金也够你租房子以及日常交通和吃饭,中国是这样吗?北京是这样吗?因此在中国,房子不仅仅是住的地方,还是一个生活稳定的保障。你看电视座谈或者报纸访谈中,那些赞成租房子比买房子更划算的,有几个是租房子的?这是站着说话不腰疼。”

  存储首付

  1999年,老林已经29岁了,近而立之年了,才找到一个女朋友,女朋友来自湘西——就是沈从文描写的那个风景如画的地方,可是风景如画不能当饭吃,女朋友虽然美丽,可是家庭和老林家庭一样贫困,而且家里还有两个弟妹在读书。

  这个时候,老林已经“北漂”5年了,身处异地的他,一直都是租房子,地下室、平房、与人合租楼房,老林走完了所有“北漂”们居住时都走过的历程。

  当时北京已经为外地人购房松绑了,给老林提供了购房契机。他开始翻看《精品购物指南》等报纸的房产版面,收集房产信息。女友才22岁,离大学毕业还有几个月,而且家也在外地,不可能帮上他。老林的老家在辽宁农村,家里有6个孩子,父母都是脸朝黄土背朝天的农民,更不可能帮上他,哥哥姐姐们日子也都紧紧巴巴,还指望着这个在北京工作的弟弟接济呢。

  老林的购房情结在少年时代就萌生了,他家里孩子多,而且贫困,只有3间土房。尤其是冬天,好几个孩子晚上都挤在一个炕上,“到了夏天,还好过些,我就去自家菜园子的果树下搭个铺儿,虽然蚊子多,但是大家不用挤在一个炕上了,那时候我都读初中了,也有了自己的小秘密了。”老林如是告诉《中国产经新闻》记者。

  直到高考那一年,母亲专门为他在整个大房间里隔断出一个小北屋,用于儿子苦读。

  “终于有了自己的空间,学习和同学交流都非常方便了,这个时候才体会到有个自己的房间多好!”老林说。

  后来在家乡教书的老林,找了个机会来北京进修,就再也没有回他的那个乡中学。

  到了1999年的时候,老林已经有了10万元的存款,这个数目不小的存款是源于他没有任何私生活的代价,来北京5年了,他连长城都没去过!去过一次故宫,那还是没来北京进修前出差路过时看的。

  和女朋友恋爱的内容就是围着女朋友萍的校园走了一圈又一圈,有的时候去校园四周的小饭店去吃碗面什么的。这女朋友也就是后来他的第一任妻子,在婚后几年挂在嘴上的都是“那个时候我想喝红牛你都不让我喝。”因为当时正是红牛饮料大肆做广告的时候:渴了,累了、困了,喝红牛。于是在毕业时期学业和就业压力都大的女朋友想体会一下红牛饮料神奇的“魔力”。

  选房之苦

  有了女朋友,对于一个马上就到30岁的中国男人来说,下一步就是考虑结婚的问题了。

  考虑到结婚这个问题后,老林对《中国产经新闻》记者说,当时他大概有几个月没睡好觉,就是思考买房子问题。涉世未深的女朋友听后欢呼雀跃,于是开始了两个人选房之路。

  那个时候,有些小区还不能贷款,于是二人就选择那些可以贷款的小区,刚开始两人是什么房子都看,女朋友有的时候还什么房子好就看什么,因为她也不知道老林到底有多少钱。这样大致选择了两个月的时间,一无所获。

  后来老林考虑到不能这么漫无边际,已经选过两个月房子的他已经有一些经验了。他和女朋友说,我们首先要确定房子的价位,然后确定方位。

  根据腰包的鼓瘪程度,他们初步确定价位是3000元左右,方位就确定在北部,之所以选在北部原因有二:一个是当时奥运概念正是热火朝天,另一个就是亚北正在建设的小区有十几个,可选择余地大。

  首先老林看上了位于昌平霍营乡的中地小区,“现在这个小区改名字叫天鑫家园了,还有中巴通往城铁,二手房价格也是4000多一平方米了。其实我倒不是多中意这里的房子,而是价格便宜,2000元/平方米,而且在销售证下来前,即使入住了也只付款90%,后来经过讨价还价,我是付款80%就可以入住了,当时买的是86平方米的房子,有14万元就可以入住了,于是缴纳了定金5000元,销售部给了我两星期时间,我就回辽宁老家取余款。”

  几个月的辛苦劳顿终于选定了房子,兴奋的女朋友给湘西的父母打电话报告消息。准丈人丈母娘听说未来的女婿买了房子比女儿还高兴,因为他们的女儿可以在北京落地了。还是准丈人见多识广,毕竟老人做过一段时间的建筑工地小包工头,于是又把电话打到北京来,仔细询问女儿房子证件的具体情况,当听说这个小区五证一样都还没落实的时候,把他急坏了,让女儿赶紧给毛脚女婿打电话,“快点把房子退了,不然钱就打水漂了。”

  听了自己父亲的话后,涉世未深的女朋友慌了,先是给老林打电话,接着开始自己找律师,“她用自己勤工俭学赚来的800元请到了一个律师,”老林说,“虽然我一再劝阻她当时北京有那么多小区都是五证不全,也没听说把哪个小区给推倒重建,可是女朋友更相信她爸爸和律师的话,在我还没回北京之前,她就和律师一起把房子给退了,在5000元定金里面只损失了500元,还拿回了4500元。”

  这件事情让回京的老林很恼火,他说他也知道五证俱全的社区稳当,可是那价格差别大了去了,老林叹息:“说来说去,不还是腰包不够鼓吗?”

  一次性付款买房的梦想破碎了,只能贷款买房了,老林心里想。接下来的时间里,老林有些泄气了,女朋友选房兴趣却越来越浓厚,现在老林那个亚北房子,就是女朋友选来的,虽然当时也是五证不全,但是一个离职的售楼小姐告诉他们这里的房子没有什么问题,以后肯定能补办,现在正好便宜。因为是离职人员的话,女朋友于是深信不疑,就下决心订购了这里的房子。

  于是在经历了数月的颠簸后,老林他们终于完成了置房大事,不过就是房子离市区太远,在亚运村北10公里,只有一路公交车,小区对面还是绿油油的麦田。

  “女人比男人有耐力,”老林说,他就是从购房这件事上体会到的。

  供房之累

  房子总价是24万,老林贷款16万元。15年期限,每月还款是1268元。2000年开始,老林开始还贷了,当时正是他工作最不开心的时候,一个月收入才2000元左右,女朋友还在见习期,一个月才800元。每月还款1268元,快到俩人收入的一半了,加上吃饭和交通的费用,那简直就是捉襟见肘。

  就像到了长跑的困难期一样,老林的困难期提前到了。他和书商老板要求从内容整合部门去发行部,这样业绩好了就会有更多的额外奖金。

  发行部全是20来岁的姑娘小伙子,老林是年纪最大的。自从到了发行部,老林感觉工作压力骤增,因为他此前没做过这方面的工作,没有自己的网络,这一切都需要从头做起。家成了老林的旅馆,一个月至少有20天在外面,收入也没有老林想象得那么好,半年以后效益才有所提高。老林才渐渐从供房的重负中缓解了一些。

  每月的贷款,渐渐成了老林的心病,他比以前更不敢消费了,“总像背着个什么东西,”老林描述“心里总有什么不能放下。”

  于是在2003年11月,老林提前偿还了5万元贷款,这样他的月供就从1268元降低到862元,利息也少支出不少。

  诸多的不便是在入住后显露出来的,小区只有一路公交车,其他几路公交车离小区有1500多米,也就是3里路啊,而且都非常拥挤。那个时候小区一到晚上就是黑灯瞎火的,连个出租车都难找。

  在入住4年后,小区附近的公交车开始多起来,小区门口的地铁2007年也将通车,“可是这种转变,前后用了6年时间,有时候睡不着我就想这么做是否值得,如果我把首付款存成死期,每月的月供就够我在市中心租到一个一居室。可回过头如果还有一次这样的机会的话,我肯定还会选择购房而不是租房子,因为两种感觉不一样。”

  老林的变化是:供贷6年时间里,他从一个意气风发的青年变得像一个中年人,36岁的他两鬓已经有了白发。

  退房之难

  在入住两年后,也就是2002年,开发商擅自修改规划,把原来规划的游泳池、小学校、活动中心也盖上了房子,业主们气不过,和开发商僵持了半年之久。

  为了阻止事态发展,开发商开始走上极端,这个时候,开发商所属的物业公司开始弄了一些不明身份的人进入小区巡逻,对业主进行恫吓,老林就是他们盯上的目标之一。

  气不过的老林终于决定打这场退房的官司,老林和律师在回龙观法庭提交了起诉书,同时缴纳了起诉费3000元。

  到了开庭的时候,老林才知道自己是个法盲,开发商律师指着楼书上面的配套设施规划说,这个是要约邀请,不是要约,所以不受法律保护。

  后来的结果可想而知,老林的申诉被驳回了,而且还赔掉几千元。

  这个时候,老林在输掉官司的同时,也输掉了婚姻。

  他的妻子和他的一个书商朋友不知道什么时候好上了。书商的条件当然要比老林好很多,房子是一次性付款的,事业也比老林好很多,而且人也比老林年轻帅气。

  “赎回自由身”

  在打完退房官司和离婚后,老林着实消停了两年,开始踏踏实实赚钱,两耳不闻窗外事,期间他存够了偿还银行贷款的钱,但是考虑到自己住郊区,早出晚归不方便。于是在提前还了5万元贷款后,他又购买了一辆捷达车。

  买车以后,老林才感觉到养车远没有自己想象得那么潇洒,养房子是“房奴”,养车其实也是“车奴”,每月的七七八八费用不比房子贷款少。

  老林的感情也一直不顺。自从他离婚以后,也相继处了几个女朋友,但是没有一个长久的,第一次婚姻虽然不成功,但是老林觉得那个时候他们是以感情做基础的,可是后来找到的,老林总觉得不对劲,在他的潜意识里,总觉得对方是看上了他的房子和车子,虽然他的房子在城郊接合部,车子也是大众化的,可是这些女人大多和老林一样,家是外地的,而且都是租房子住,相处了没几天,就自己主动搬到老林家中,老林觉得自己的房子成了招待所。

  去年老林离开了老板,自己出来创业,顺便把那个让他触景伤情的房子也租了出去,自己住到公司里。

  今年春天,老林在网上认识了一个在深圳一家咨询公司工作的33岁的单身女人。这个女人来北京,在老林办公室见了两次面后,回去就把深圳的工作辞掉了,说要来北京帮助老林。老林虽然觉得彼此尚缺了解,感情还没到那个火候,但是也不好意思当面拒绝。

  一次在电话闲谈中,女人提醒他要把购房合同放好了,不要随意哪里都放。老林听完忍不住笑起来,告诉那个女人他目前住的这个商住两用公寓是租的,合同当然是复印房东的购房合同,和他自己没什么关系。

  可是事后,老林回想起这个笑话却笑不起来了,这个女人是不是奔这个豪华公寓来的?这让老林心里不踏实,毕竟是物质时代,什么都被勾兑了,老林也算是饱经沧桑了。

  目前他的事业发展非常不顺利,深圳女人来了之后,这种不安全感加强了。于是老林这个时候作出了一个让大多数人不解的决定,那就是从为数不多的创业资金里拿出8万元把自己亚北房子的贷款全部还掉。因为自己已届中年,感情还没有着落,他担心自己因为创业玩大了,一无所有之后,回去还有个贷款的房子跟着。“那样才叫真正的失败。”老林说。

  于是在做了一笔单子后,他又提出了自己的6万元存款,去建设银行还清了贷款,从银行收回了自己抵押的房产证。虽然在2002年就办理了房产证,但是因为房子是贷款的,他就直接把房产证抵押在银行了,买房6年之后,老林才第一次看到自己红彤彤的房本。

  “我终于成为真正的有房一族了。”他发出感慨。老林1992年大学毕业,然后从辽宁偏僻乡村乡中学来到大都市北京,“我前后奋斗了14年,才还完了房款,这房子才真正属于我,以前我住的房子是银行的。”

  随着城市设施的完善,地铁的兴建,老林的房子从当初的24万元已经涨到现在的50万元。“但是这也就是个虚名,所以增值多少,也就是个心里安慰而已。”老林对《中国产经新闻》记者说,“因为老百姓的喜怒哀乐、酸甜苦辣都是和房子连接在一起的,投资的毕竟是极少数,老百姓谁能卖自己住的好好的房子?”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