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滚动新闻 > 正文
 

“质量推进器”助力经济转型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6年08月28日 09:22 中国质量新闻网

  “我们县有企业1744家,主要的产业共性质量问题有117项,具体质量问题有735个,眼下我们正和政府、企业以及有关方面对这些问题进行分析,寻找对策……”面对记者,浙江省长兴县质量技监局局长金伟谈起全县工业企业质量状况时如数家珍。

  鼠标轻点,海盐全县4000余家企业的质量管理、质量认证、计量检测等十多项动态
管理情况尽收眼底。这个以地图导引式为界面的数据库因及时反映海盐区域、企业的质量安全状况,为政府加强企业质量监管提供了可靠的依据和基础信息保障。

  从今年年初起,浙江省质量技监局在长兴、海盐等县进行的“品牌培育、质量提升”工作试点,让这些地区的政府第一次真正弄清了自己的质量家底。接下来这些试点县将在梳理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一揽子的质量解决方案,引导大企业创名牌,带动广大中小企业抓质量,力争两年内促使本地主导产业质量水平有一个明显上升。

  中小企业数量多,产业集群分布广是浙江经济的一个十分明显的特色。量大面广的中小企业和产业集群是改革开放以来推动浙江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重要力量。但是随着最近几年国际国内市场竞争加剧,浙江企业单纯依靠价格、成本和机制的优势已不再明显,浙江经济持续发展面临重大挑战。为此,浙江省提出要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其中一个重要的举措就是建设先进制造业基地,打造品牌大省。

  “无论是建设先进制造业基地,还是打造品牌大省,以质取胜始终是一个十分关键的因素,省委省政府的这个重要决策对我们质量技监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那就是要成为经济转型的重要推进器,以质量提升克服市场和要素制约,锻造浙江企业、浙江产品新的

竞争力。”

  浙江省质量技监局局长瞿素芬告诉记者,该局在经过长达一年的调查分析和思考之后,决定自今年起举系统之力,全面推进“品牌培育、质量提升”工程,围绕优势企业如何促进提升、中小企业如何带动提升、问题较多行业如何整治提升等问题,扎扎实实探索积累一套推进产品质量提升的有效体系,使之成为一种全新的质量工作模式。

  实施方案明确浙江将构建政府统一领导、质监牵头协调、部门共同推动、企业积极参与、检验技术把关、政策配套完善的品牌培育质量提升工作新格局。通过两年左右的努力,增强企业技术创新能力,提高企业采用国际标准的比例,市场准入比例在全国领先,企业管理基础工作包括现场管理进一步夯实,质量管理整体水平明显提高,形成有效的品牌培育质量提升激励机制,行业协会规范行业自律行为初步实现。到2007年底,浙江省内企业国家产品质量监督抽查合格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主要工业产品质量指数稳定在95以上;培育一批具有较强市场竞争力和影响力的名牌产品,品牌经济的数量和规模达到一定水平,品牌经济对经济增长方式转变贡献率进一步提高。

  实施方明确了这个系统工程的重点步骤。首先通过调查摸底切实摸清企业的数量分布、质量水平、质量管理状况、技术改造和企业技术创新能力以及实验室建设等情况。然后根据普查结果对企业进行分类,针对不同类别企业的具体情况,制定相关政策,实施分类指导。同时构建国家定检、省级定检和专项监督检查相结合的质量监管体系,形成企业自律为基础,政府质量监督为主要手段,社会监督为补充的监督机制。同时要结合品牌培育质量提升工程的实施,进一步夯实标准、计量、合格评定、现场管理、出厂检验把关等基础工作,积极引入质量管理新方法,推广质量管理新经验。

  从年初开始,浙江质量技监局选择了长兴、海盐、浦江、永康4个县市进行了工作试点。最近在试点的基础上进一步优化了实施方案并从下半年开始在浙江省全面推行。

作者:齐艳丽 记者 曹吉根/文


爱问(iAsk.com)


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