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情调查报告称:粤国企薪酬管理缺乏规 范 |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6年08月25日 09:12 工人日报天讯在线 | |||||||||
本报讯(实习生李婷 记者叶小钟)广东省省情调查研究中心8月22日发布的《2006年省情调查报告》说,在国企改革中,一些企业违反《国有资本保值增值办法》和省政府制定的量化考核指标的规定,以强调经营者个人贡献为由,自定高薪酬。报告称,有的企业实行“国有资产增量股权奖励”,几年间一些高层管理人员分别获得几千万元甚至近亿元个人
在《2006年省情调查报告》中,一份由广东省委党校2005年市厅班“国有企业改革”课题组完成的《广东省国有企业薪酬管理存在的问题和对策》则认为:“当前广东省国有企业薪酬管理缺乏规范和有效约束,总体上处于无序和失控状态。” 根据广东省国资委的统计资料,2005年1~6月,广东省属21家国有企业利润总额与去年同期相比下降了6.47%,全员劳动生产率增幅与去年同期相比增长9.65%,而人均人工成本支出却增长了11.18%,其中5个企业集团人工成本支出同比增长超过25%。 课题组在报告中表示,广东省国有企业薪酬分配存在大锅饭现象和“一高一低”的不公平现象。平均主义和大锅饭主要存在于垄断行业和没有销售收入的管理单位;“一高一低”主要体现为:国有企业一般员工薪酬高于劳动力市场价格,如有的企业司机年薪可达10万元以上,有的企业后勤人员月薪高达7000元~8000元,而技术岗位、高层管理岗位、关键岗位人员薪酬却低于劳动力市场价格。 垄断行业和竞争性行业员工收入相差悬殊。据统计,2004年,在省属某集团企业的一级企业中,员工平均工资最高的达到34万元,最低的仅1.75万元,相差近20倍。 同时,低工资、高福利、高补贴的现象十分严重,部分国有企业沿用计划经济时代的员工薪酬结构,与企业效益和个人工作业绩挂钩的“工资”部分只占总薪酬的10%~30%。 此外,报告显示,薪酬分配存在过度向管理机构员工倾斜的问题。 对于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报告认为除了产权制度改革进程缓慢和法人治理结构不完善、出资人不到位之外,过分强调国有企业在薪酬分配中的自主权,缺乏有效监督是造成当前国企薪酬管理“无序”和“失控”的重要原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