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滚动新闻 > 正文
 

新药研发为何“缺血”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6年08月25日 07:30 海南新闻网-海南日报

  昨天看到一个报道,说中国药企的创新能力已被印度同行远远甩在后头,平均落后10-15年。对此笔者很是感叹,两国在制药领域曾几乎站在同一起跑线上,同样走着以仿制为主的路线,而如今中国却已远远落后。究竟是什么制约了中国新药研发的进步呢?

  大家都知道,医药研发是个投资大、周期长的过程,研制新药动辄需要投入上亿元。但中国药企却普遍患上了研发资金缺乏症,发达国家药企将销售额的15%-20%用于研发,而
中国普遍只有1%左右。谁都知道,创新是企业获得核心竞争力的关键因素,那为何中国药企在新药研发投入上如此吝啬呢?

  笔者以为,我国新药研发“缺血”的主要原因,是畸形的药品流通体制、政府药品研发扶持体制。

  先说药品流通体制。“看病难”导致民怨沸腾,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

药价虚高。可药企普遍抱怨说,中国近85%的药品消费集中于医院,药品市场的利润分配也以医院为核心,参与瓜分利润
蛋糕
的还有层层中间商,药企从虚高的利润中只能分到很少一部分。

  另外,我国连续多次强降药价,试图以此解决看病难问题。但是,虽然强制降低的是市场零售价,但医院和零售商必然利用自己的强势地位迫使药企降低出厂价,受损失最大的还是药企。利润的一再摊薄令药企难有足够资金积累,更无力从事新产品开发,只能生产低端大路产品,陷入激烈的价格拼杀中。

  再说政府的药品研发扶持体制。一方面我国医药政策并未很好扶持创新药物研发。造成我国企业纷纷寻找捷径,大量生产仿制药以获取利润。

  笔者以为,当务之急是建立起以医药企业为研发主体的模式,在政策、资金和税收等方面加大扶持力度,如在一定时期内实行税收减免、允许纳入医保报销体系等,特别要尽量避免对创新药物的价格控制,以便利研发企业尽快收回高昂的研发费用。同时要转变解决看病难问题的思路,从“以药补医、以械养医”问题入手,通盘考虑制药行业和医疗卫生行业,进行联动改革。


爱问(iAsk.com)


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