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一定都很熟悉这样的场景:一些骑着三轮车的人聚集在小区门口,车上竖着“回收旧家电”的牌子。往往过不了多久他们就满载而归,带着“战利品”欢欣鼓舞扬长而去……
这种草率的方法似乎是国内家庭处理废旧家电的首选途径。但就在眼下,国家环保总局、科技部、商业部联合发布了新政策,提出实行“污染者”负责原则,由产品生产者、销售者和消费者依法分担废弃产品污染防治的责任。
似乎是好事一件。但此政策真的能杜绝走街串巷的“三轮大军”吗?“从源头上杜绝有毒物质”的规定只怕会将所有的压力都集中在生产者一方身上。
采用先进、适用的处理和处置工艺技术,以控制电子废物循环利用和处置过程中的环境污染已成为明文规定,我们的企业无疑需要投入大量资金。那么,这笔钱是否全部由企业一方承担?如果是,家电企业引进环保技术所耗费的边际成本体现在产品上,会不会造成消费者的不买账从而导致家电市场的衰败萧条?在家电市场上,各销售卖场大打价格战已使竞争失衡,企业面临成本陡增和竞争的双重压力进退维谷,一个疏忽就很可能造成分崩离析的惨痛结局。
从另一个角度看,“绿色”家电在近期成为热门不可避免,那么,所谓“绿色”的鉴定和审核标准如何确立?环保的关键环节“回收”的可操作性究竟有多大?这涉及的不仅是巨资,还有场地和相关人员。理论是有了,但我们往往忽视更为重要的“实践”和一旦实践以后可能引发的一系列现实问题。
由此看来,一项政策的出台引发出的矛盾简直不胜枚举。环保是造福子孙万代的好事,但倘若考虑不周使得整个行业动荡严重,也就违背了设置此政策的良好初衷。只有不损伤产业链的运作,让生产、销售和消费三方在新政策的实施过程中不会无所适从,我们才能真正理直气壮地对废弃家电说“不”。 林潇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