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滚动新闻 > 正文
 

一个迷惘汉字引发的思考(观点·碰撞)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6年08月25日 00:09 人民网-市场报

  新闻源

  10岁的小孩在翻看字典时无意中发现字典里对汉字“鸡”字的解释很“奇怪”,字典中对“鸡”字的解释一共有两个。第一个是“家禽”,第二个是“妓女的贬称”。其中,“妓女的贬称”下还有更详尽的表述。家长发现后心里有些不安,觉得让小孩继续使用这本字典不太妥当,准备没收它然后给孩子另换一本。

  (8月17日《深圳晚报》)

  正方

  “鸡”解释为“妓”不过说了句真话

  对于“鸡”解释成“妓女的贬称”,孩子的家长感到不安,觉得孩子用这样的字典不妥当,引来大人们的愤怒,觉得字典很低俗、下流。其实,笔者倒觉得没必要这么“上纲上线”的,也没必要这样愤怒。将“鸡”解释为对“妓女的贬称”并没什么过错,不过是将隐蔽的社会事实以字典的形式“公告”罢了,不过是说了句人们不太愿意,有点忌讳的大实话罢了。我不明白,网友们何必这样感情用事,何至于如此大惊小怪呢?

  字典解释“鸡”为“妓女”,错?

  这是一个很具象征意义的文化切面:在现实中,“鸡”以及和它类同的世俗生活层面的文化“疙瘩”,确乎常态性存在,作为社会人,我们甚至不自主地默认和“顺从”了它的意蕴指称,可是因为它的通俗、它的“暧昧”、它所代表的某个群体某种社会现象的极端与“不伦”。所以我们在一些世俗性场合附和同时,又往往异常高调地、以凛然不可侵亵的决然姿态驱逐之、挞伐之、呵斥之。

  “鸡”解释为“妓”,它向我们证验着文化流俗认知的多面与复杂。从行业规范的角度看,这本字典无疑有着某种“先锋”性质,它“破天荒”地将民间的“俗谓野语”纳入了字词释义,它让一向习惯在字典前正襟危坐的人咀嚼到了异味,甚至有点直接动摇着字典世界的传统“美学秩序”。这样的行为是文化认知上的轻慢和“犯规”吗?

  反方

  与语言文明和社会文明相悖

  在一本字典里,居然出现了“鸡=妓”的词语解释,令人瞠目结舌。不能否认,将从事色情卖淫行业的女性称之为“鸡”,确实是民间由来已久的“说法”。但这种“说法”是登不了大雅之堂的。“通俗”的坊间俚语,怎么能载入字典呢?

  作为语言工具书,字典具有文化传播和文化释疑解惑的重大使命。其中所出现的任何一种“解释”,都代表着正确理性的文化导向,岂能加以“戏说”?“鸡=妓”、“同志=

同性恋”等民间自发传播的“概念”,虽具有很高的社会认同度,但在某种意义上说并不健康,与语言文明和社会文明相悖,绝对不能作为语言的解释公然进入字典。否则,就是对语言的亵渎。

  “创新”不是“媚俗”

  随着时代的发展,字典编纂也“与时俱进”,将一些优秀的、与时代变迁和社会发展同时衍生的新词汇和新解释纳入其中,是必要和可取的。可“创新”不是“媚俗”,“包容”不是“滥入”,一些明显反映社会低俗的不良“概念”必须摒弃,避免误导社会,这是词典编辑部门义不容辞的责任。

  显然,“鸡=妓”载入字典,并没有传递出“时代的气息”,而是传递出庸俗的、哗众取宠、亵渎文化和文明的“气息”。

仲河


爱问(iAsk.com)


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