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资料显示:八成专利闲置柜中 |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6年08月24日 07:29 中国质量新闻网 | |||||||||
资料显示,我国已经拥有专利成果80余万项,但实际转化率不足20%。解读这个没有转化的80%是让人苦涩的。 中华民族振兴必须依靠科技,已成为国人共识。有资料显示,目前,我国科技人力资源总量3200万人,研发人员105万人,分别居世界第一位和第二位。国家投入的科研经费,“十五”前4年财政科技投入总量达到3590亿元,年均增长17.45%。今年的科技
对科技经费的投入国家下了如此之大的力气,可是效果却令人尴尬。 近日,在一次科技座谈会上听到一位中国科学院院士、某知名研究所所长痛心地吐露真相:“国家每年给我们所里的经费好几亿元,但取得的专利成果中,100个里竟没有10个能真正转化出来,不要说两年,就是10年之内,能真正实现转化的也就5%,95%还都在保险柜子里锁着呢!” “这么多都获了奖的成果,竟然找不到几项很有转化价值的!”前不久,一位专家型主抓科技的副省长翻开全省几千项获奖的科技成果查看后,发出了这种无奈与惊诧。教育部调查结果表明,我国高校目前虽然每年取得的科技成果在6000项至8000项之间,但真正实现成果转化与产业化的还不到1/10。 科技成果的转化如此难如人意,问题究竟在哪里?有识之士提出三问。 其一,那么多科研成果究竟有多少算得真正成果?不要看有的成果煞有介事地是某某评委会评出来的,是有大红证书的,但解决生产实际问题的科技含量不一定高到哪里。 其二,科研目的何在?相当多的大学老师及科研院所科技人员,科研的目的是为了出论文,一旦论文发表了,职称评上了,或是奖项拿到了,科研也就完成了,而不去考虑其实用性,这样的科研对生产力发展有何益处? 其三,科技与经济“两层皮”啥时才能解决?一边是有研究能力的人缺少研究经费,有技术成果的人找不到转化的出路。另一边却是,“眼睛都瞪圆了,在那急得嗷嗷叫”——拼搏在激烈市场竞争中、缺乏技术的企业,却怎么也找不到好的新技术成果。 科技的竞争不仅表现为科技创新的竞争,还表现为科技成果转化的竞争。据了解,目前,世界发达国家的科技进步贡献率高达60%至80%,而我国只有30%左右。如果科技成果的转化落后,那么,科技进步贡献率的提高根本无从谈起。 现任辽宁省科技厅厅长的赵明鹏博士,曾在德国留学8年多,并在国内担任过一所高校院长和市长,对我国科技成果转化率低的问题有很深的感触与研究。他介绍说,在德国留学的几年间,从没有听到过“科技成果转化”这个词,因为科研人员的研发,从一开始,就是根据社会需要进行。他们的科学研究分成两部分,一半人进行“今天技术”的完善,另一半人都是在研究“明天技术”的需要,“科研人员知道研究出的成果的最终产品是什么,然后才进行研究,这样的科技成果还能与市场脱节吗?” 赵明鹏认为,我国的科学研究要从科研选题立项开始,严格按市场需求,科研院所和大专院校不能“拍拍脑门琢磨出来点东西”就去立项进行研究,那样势必造成“两层皮”。 作者:董践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