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滚动新闻 > 正文
 

大扩容:市场必须承受之重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6年08月24日 03:00 新闻晨报

  □君之创咨询李跃

  目前,市场上关于新股扩容是市场下跌“祸根”的争论甚为激烈,就连上证所的高层人士也来参与。市场到底为何扩容?市场承受能力有多大?

  历史上扩容重在“解困”。回顾A股市场前两次大扩容,第一次发生在1991-1994年
股市初创期。当时从老八股快速扩容到200家左右,扩容目的在于扩大试验田,解决融资难,成为改革开放的配套措施。但这次大扩容也使得初创期的股市不堪重负而跌跌不休;第二次大扩容发生在1996年至2001年上半年,上市公司激增至1137家,虽然扩容是为了“国企解困”,但也确立了今天股市的基本规模,且当时股指不跌反涨,似乎是牛市不惧扩容。

  全流通背景下扩容重在体制改革及未来对外开放。目前的新股扩容肩负着更大的重任,关乎国有资产管理体制的改革,关乎投融资体制的变革。基于中国证券市场向全球资本开放的要求,目前的A股市场“

蛋糕”规模更是明显太小。从全球
股票
市场市值分布来看,市值主要集中于美国、欧洲和日本,其股市市值占比分别为41%、18%和30%。而目前A股市场的总市值为4.7万亿元(流通市值只有1.6万亿元),占世界股票市场的市值比重约1%。我国的资本市场要对外开放,必须要经得起国际资本的冲击,新股大扩容就是现实的必然。而且,发达国家直接融资占企业融资总额50%以上,美国更高达88%,而我国当前仅为13%,提高直接融资比例也是当务之急。

  5月份新老划断至今,新股融资已达400多亿元,这样的速度已大大超过前两次大扩容的速度。

  年内扩容筹码大于资金。据统计,2006年年内资金供给渠道有基金发行、QFII获投资额度、保险公司、券商、

企业年金、社保基金、信托等机构,预计资金总供给将达到5400亿元。2006年内资金基本处于平衡状态,新股扩容和限售流通股到期套现这一显性扩容规模为3400亿元。如果再加上定向增发等的隐性扩容后,扩容规模将增大为6200亿元,超过了年内资金总供给5400亿元,市场存在约800亿元的资金缺口。新股扩容的度与投资者的信心是紧密相关的,管理层应该考虑到市场的承受能力。

  大扩容下的投资策略。其一,股市结构性调整将提速。全流通背景下,新股发行将给市场带来全新的变化。由于一些全流通新股发行可能会以较低的价格来发行,这对二级市场市盈率高估的股价存在压力,由此引发新的股价结构调整。即使老股票已从股改中获得了对价补偿,也难以弥补与全流通IPO发行新股之间的价值差距。同时,有限的市场资金资源会逐渐向优质公司配置,绩差公司被边缘化已成定局。其二,新股扩容孕育新机遇。围绕新股的发行与上市,投资者一方面要全面考察IPO新公司的行业地位和未来的真实业绩水平,另一方面积极参与新股申购与资产配置:由于全流通IPO,有望吸引优质上市公司资源,其中的中长期投资机会显而易见。在大盘相对低点时,质地良好、题材丰富的上市新股后市往往会有上佳表现,当年中国石化、G中信、苏宁电器、G宝钛等就是范例。

  (作者为北京君之创证券投资咨询有限公司投资总监)


爱问(iAsk.com)


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