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滚动新闻 > 正文
 

“外语导游不到10人,旺季来了有时也只好 弃团”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6年08月24日 01:41 工人日报天讯在线

  本报记者赵福中 本报实习生程瑞林  

  人才匮乏是“致命伤”

  “外语导游不到10人,旺季来了也只好弃团”,上周,贵阳中旅主管入境旅游接待的负责人周厚伦对记者说。

  作为国际旅行社之一,贵阳中旅目前拥有的外语导游没有超过10人。周厚伦说:“一到旺季和周末,人手明显不足,外语导游时常告急。遇到这种情况,大多先在旅行社之间调剂,实在不行的话,就请高校老师帮忙。如果连‘外援’都不能解决问题,就只能作弃团处理。”

  在市场上公开招聘外语导游人才,经常是一无所获———这是令周厚伦最头痛的事。

  和他面临同样苦恼的旅游企业还有很多。曾参加了6月27日贵州省旅游学校2006届毕业生就业双选会的一名贵阳旅行社招聘人员,对记者说,他们急需的旅游规划、营销策划、景区设计的人才一个也没招到。

  “当天提供的就业岗位为1600多个,然而学生却不足400人。旅游学校今年有612名毕业生,其中200人已在实习期间被企业直接聘用了。”

  “旅游人才极度匮乏的问题,正在成为制约贵州旅游业发展的‘致命伤’。”贵州省旅游局局长杨胜明近日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

  据了解,截至2005年底,贵州旅游业直接从业人员为6.51万人。贵州省旅游局2005年统计数据显示,在通过考试并取得旅游资格的3715人中,中、高级导游仅占总数的2.5%和0.13%。此外,取得外语导游资格认证的仅占7.53%。

  培养与市场需求脱节

  “人才培养与市场需求脱节。”贵州财经学院资源与管理分院旅游管理教研室副主任杨春宇认为,师资严重不足,人才流失,学生眼高手低等都是造成贵州旅游业人才匮乏的症结。

  尽管旅游业人才缺口很大,但很多专业人才尤其是旅游院校的毕业生却普遍反映,企业提供的理想岗位少,难以找到合适的岗位。而旅游企业则认为,旅游业中的很多岗位都需要实践经验的积累,但毕业生普遍存在眼高手低的现象。

  “旅游院校对人才的培养和企业的需求脱节,二者之间缺乏有效的兼容,导致培养的学生毕业后‘无用武之地’。”杨春宇分析认为,在用人机制上,旅游国企比较呆板,协调性差,不利于新人成长;私营企业薪水高,但稳定性不够,学生择业时不愿意去,二者均造成了旅游人才在求职上的尴尬。

  “培训力度不够也是贵州旅游人才缺失的另一原因。”杨春宇说,重旅游促销、轻人才培养的现象非常普遍。

  旅游专业人才的严重匮乏,已引起政府部门的高度重视。目前,贵州省旅游人才培养工作已逐步展开,除全省旅游英语导游培训班正在开展外,乡村旅游开发及管理培训班、旅游教育领域管理人员培训班、3A级旅游区导游英语培训强化班等一系列培训学习,已列入贵州省2006年旅游教育的培训日程。

  据悉,《贵州省“十一五”旅游教育及人才队伍建设规划》正在制定,围绕培养、吸引、用好人才三个环节,贵州省将加强旅游人才队伍建设。


爱问(iAsk.com)


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