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服装产业图谋翻身 |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6年08月22日 09:07 中国经济时报 | |||||||||
■地方产业聚焦■本报记者耿延军 在合肥的一些大型商场,本地服装如华贝、宛玉、帅气等并不在商场显著位置,但冷落与价格、质量无关,一件华贝衬衫售价为80元,同样质地、相同款式的某外地知名品牌打5折后仍标出160元的价格。
在白马、中绿、光大等安徽省内服装批发市场,“皖装”难寻踪迹。安徽年服装消费需求高达300多亿元,然而本省企业的市场占有率却不足3%,庞大的内需市场基本被外地产品占领。据国家有关部门统计,2005年,中部各省服装业产量的增速分别为:河南51.37%,江西32.63%,湖南27.1%,湖北22.91%,安徽21.52%,安徽排在中部地区的第五位。如果再扩大视线,在广州、上海、温州等服装产业发达地区,大约有50万从事服装产业的安徽籍人员,其中相当一部分为中高级主管。巨大消费市场失守的背后是产业链的断裂,生产、销售各成体系,多年来安徽服装产业以一种自闭的姿态维持着。 庞大的“皖装”帝国曾孕育出“红方”、“富爵”等骄人品牌。如今,“红方”远嫁他乡,“富爵”也江河日下,没了往日的贵气。 品牌与加工之争 安徽服装产业如何再度崛起,搞品牌?还是搞加工?这个问题曾争论了很长时间。 出于捍卫“本土”的自尊心,一些人对安徽服装没有自己的品牌痛心疾首。近年来,在外地品牌的冲击下,安徽服装企业在品牌建设方面未得到很好的发展,多家服装企业已经停转,大多数服装厂家在为外地品牌代工,成了外地品牌的寄生地。 服装产业的发展与其品牌的建立有很大关系。普通的服装品牌很难进入高档商场,而品牌服装则能轻易越过这根横竿。对于安徽服装产业品牌“缺失”问题,业内人士有些沮丧。目前对于安徽,打造一个品牌,必须要付出比沿海和发达地区更高的代价。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王微博士认为,安徽服装产业应以加工为主,从发达地区吸引一些产业链条中附加价值相对较低,而且在那个地区已经不具备优势的一些加工环节进入安徽。安徽处于承接东部和西部的中心地带,想要实现服装产业的稳步发展,必须要以一个最大众化的市场作为产业发展的市场基础,所以服装产业链中加工制造应该说是一个非常合理的选择。产业链的高端和低端并不意味着产品的高价和低价,从基础的环节做起,逐渐向上游环节推进,向不同的产业环节推进,这是发展的必然规律。 市场环境已经进入到品牌化阶段,再像上世纪八九十年代那样走抄袭品牌的老路,风险成本注定要高很多。 产业转移,拿什么来承接 中部地区的服装产业目前都已进入高速发展的快车道。由于出口退税的减少和出口税的增加,沿海服装企业正面临被迫向内贸转型的选择,而人均收入超过1000美元后迸发出的国内消费热情将刺激中国服装产业实现新一轮的“疯长”。沿海地区一部分企业已经开始考虑向中部地区转移,这给中部地区发展服装产业带来很好的机遇。但产业转移意味着什么?国家商务部市场流通司副司长徐息和认为,产业转移并不是简单地把工厂从东部搬到中部,转移的实质是市场转移。当东部被迫退出市场的时候,给中部服装业提供的不是资本,不是人力资源,而是一个巨大的市场空间。 安徽当前需要的是一个巨大的专业市场来作为承接服装产业转移的落脚点。“秦失其鹿,高材疾足者先得”,安徽服装商会叶梁秘书长认为,安徽除了马鞍山和合肥两个地区相对来说比较重视服装产业外,其他地区都还没有对此机遇做出很大的反应。漠然的背后是宏观思路的迷乱。 中国服装行业发展有一个规律:市场和产业的良性互动。市场的起步带动了产业的集聚,产业的集聚促进了市场功能的提升,市场功能的提升为产业升级又创造了非常大的发展空间。围绕着专业市场的常常是一个产业集群的发展,专业市场已成为产业集群的孵化场。 有了这层憧憬之后相信谁都不会无动于衷。从去年开始,合肥在新站综合开发试验区打造安徽服饰第一街,合肥方面希望把正在建设的安徽四季青服饰批发市场作为承接产业转移的首选地。新建的市场可容纳规模商户近千家,年交易额超过50亿元。专业人士预测,外地客商将一级代理设在合肥后,为寻求更低廉的成本,将生产基地部分或全部搬过来是必然之举,而此举与走加工之路的安徽服装产业正好契合。服装批发市场向产业链上游延伸,其对市场认知更为精准,可实现由市场孵化品牌的完美过渡。随着市场对产业上下游的有序连接,安徽有望搭起完整的服装产业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