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报讯(记者 郑其)昨(21)日,国家杂交水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成都分中心正式在郫县犀浦镇揭牌运行。著名科学家、中国工程院院士、“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专程来蓉,与四川省委常委、副省长郭永祥共同为成都分中心揭牌。
国家杂交水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成立于1995年12月,由袁隆平担任主任,是杂交水稻科技成果的主要产地,研究水平和实力居国内外领先地位。成都分中心是其根据全国水稻
生产不同生态区,继在北方建立天津分中心、华南建立深圳分中心之后在西南建立的分中心。成都分中心位于郫县犀浦镇石亭村,占地50余亩,是西南地区首个杂交水稻研究中心。
据介绍,成都分中心成立后,国家杂交水稻研究中心的专家将进驻该中心,袁隆平也将每年来蓉进行指导,最终培育出适合四川等西南生态条件与耕作的超级杂交水稻新品种。力争在西南等中稻地区年推广面积达2500万亩以上,平均每亩增产100公斤,年新增产粮食25亿公斤。
人物
杂交水稻之父
袁隆平院士,1930年9月出生,汉族,江西德安人。1953年毕业于西南农学院,1964年开始杂交水稻研究,1995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现任国家杂交水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他被称为刮起“第二次绿色革命”的人,国际同行也尊称他为“杂交水稻之父”。
成就:上世纪60年代以来,袁隆平的科研成果使中国在矮杆水稻、杂交水稻育种和超级杂交水稻育种上3次领先世界水平。
2000年,以袁隆平名字命名的袁隆平农业高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股票“隆平高科(”在深交所上网定价发行。这是中国证券市场首次以科学家名字命名上市公司和股票。
同年,以袁隆平名字命名的高等院校“袁隆平科技学院”在湖南成立,袁隆平出任名誉院长。这是中国首家以科学家姓名命名的高等院校。
荣誉:袁隆平的籼型杂交水稻研究获我国迄今惟一特等发明奖;我国发现的国际编号为8117的小行星被命名为“袁隆平”星;他先后荣获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科学奖”和联合国粮农组织“粮食安全保障荣誉奖”等8项国际奖励;2001年获得首届国家最高科技奖。
爱好:看书、听音乐和拉小提琴。
满口四川话“糟老头”笑成一朵花
眼前这位赫赫有名的“杂交水稻之父”,精瘦的身板上套着一件白色T恤,剃着短短的小平头,古铜色的脸庞刻着一道道岁月的痕迹,微微有些驼背。看着这位朴素本色的科学家,记者不由想起曾有媒体给他的评价:袁隆平,他的名字价值1000亿,一个坦率、真实、质朴的农民老头。
穿西服要吓跑农民伯伯
可这个70多岁的“老头儿”走起路来,衣袖都带着风,丝毫不比年轻小伙子逊色。被问及为何一身农民模样的打扮,袁隆平毫不避讳,也不生气,直来直去:“有的年轻人看我不修边幅,会开玩笑说我‘老土’。”“可不老土行吗?一年365天,我大部分时
间都和农民一块儿待在庄稼地里,穿着西服可怎么下地?还不把人家农民伯伯吓跑了!哈哈哈……”袁隆平说完大笑,率真的性格显露无遗……
就是这个看起来粗陋如农民的科学家,却通晓几国语言,英语、俄语水平更是一流;就是这个不修边幅的老头儿,在1998年一次无形资产评估会上,其“袁隆平”的名字被评估为价值1008.9亿元。
青年时代就已“四川化”
记者挤到袁隆平跟前,向其问起“身价”千亿元的事儿。“呵呵,小姑娘……”看着记者,袁隆平未语先笑,满是皱纹的脸笑成一朵菊花。
“人,最值钱的东西,就是装到脑壳里面的知识。”袁隆平开口便是一口地道川话。“你看嘛……”袁隆平像个小孩样,拉着自己的衣衫抖上几抖,“我这么个糟老头子,连1米7都不到,才110多斤。把我这把老骨头卖了也值不了几个钱嘛……”袁隆平毫不留情地“数落”着自己。
袁隆平一口地道的川话,引起了在场记者的注意。这个生在北京、祖籍江西的老人怎么会讲一口流利的四川话呢?莫非和四川早有渊源?袁隆平又是一脸憨厚的笑:“呵呵,我跟四川的关系就太深了……”拖着长长的尾音,袁隆平讲起自己和四川的渊源:“算嘛,8年抗战、4年大学,我的青年时代就是在四川度过的,对这里我很熟悉,也很有感情。莫说讲几句四川话莫问题,我纯粹就是彻彻底底被‘四川化’了的。” 稿源:天府早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