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滚动新闻 > 正文
 

红旗品牌的尴尬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6年08月22日 07:24 中国质量新闻网

  在信息相对闭塞的农村,不少人提起轿车,还把红旗与奔驰相提并论。这可能被了解我国汽车业现状的人认为是一种无知,也可能被视为一种悲哀。然而我却觉得,无知也好,悲哀也罢,就轿车而言,农民兄弟“不知有汉,无论魏晋”的落后观念,反倒值得那些有知有识者反思。奔驰还是那个奔驰,但红旗已不是那个红旗了。比起农民朋友对这一现实的无知,这一事实本身才是最大的悲哀。

  把红旗与奔驰相提并论,基于两者的历史可比性,从这一角度讲,农民朋友并非无知。历史上,国宾、庆典、国车……这些尊贵的词汇一直伴随着红旗轿车。而见证了整个中国汽车工业发展历程的红旗轿车,其品牌曾经被浓缩为整个民族精神的图腾。然而,斗转星移,这个品牌所曾承载的一个时代的荣耀,如今却只能成为人们的怀念。

  有数据显示,从2002年到2005年,红旗轿车销量由近2.7万辆减少到9000辆,今年1到5月,红旗的销量为2807辆,同比下降了12.1%。现在,红旗还无法进入潜在

购车者首选品牌的前三位。

  为了挽救红旗的市场颓势,一汽轿车销售有限公司将出租车业务、租赁业务列为新的销售增长领域。开拓城市出租市场,这也许是一汽短期内迅速提升红旗销量的快捷方式,但是,对于红旗这个品牌而言,即使它已是“旧时王谢堂前燕”,但要它以出租车的方式“飞入寻常百姓家”,其品牌档次不仅未能提升,反而受到严重贬损。红旗能够胜任出租车的驾驶性能要求,确实能够见证红旗过关的质量,但是在轿车对于大部分国人来说还属于奢侈品的时候,一下子把红旗品牌从公务车打入出租车行列,顿时红旗就成了一个跟桑塔纳、富康、捷达同等身份的普通品牌,在老百姓看来,是人都能花个起步价“上”你,你的品牌身价还剩多少?这无疑是红旗营销史上最大的败笔。

  为红旗的衰落找借口很容易,最顺手的借口就是市场换技术。红旗一开始借助德国奥迪的平台,结果造成了“奥迪去掉四个圈就变成了红旗”这样的尴尬。虽然红旗的牌子最终没有被人“灭掉”,但从奥迪100改造过来的红旗存在诸多问题,而红旗自此之后的平民化道路更是给品牌带来了长久的伤害。

  现在又有人开始说,丰田公司给红旗贴牌搞OEM是红旗品牌的骄傲。然而消极地看,如果红旗新开发的几款

新车都是参考别人,甚至模仿
马自达
、皇冠(据说一再延迟上市的新款红旗HQ3是第四代皇冠Majesta的翻版),那么原创力始终在日本人那里,即使在市场上销售良好,那也仅仅是一张中国脸而已。这样的OEM究竟能够给红旗品牌带来多少实际的利益?行驶在高速路上,当别人问“你这辆车怎么跟皇冠很像?”时,我们该用怎样的言语回答?

  这样的汽车品牌,还是当初我们利用一个月零三天的手工作业敲打出中国的骄傲,让我们再一次相信精神力量无穷的那个值得骄傲的红旗吗?没有了自主、独立创新的品牌DNA,生出来的品牌无论多么强壮,还能找到自豪感吗?

  韩国现代汽车创始元老朴炳载说过:“第一是自主开发,第二是自主开发,第三还是自主开发。”而一旦开始“贴牌”,则终究逃不出始乱终弃的命运,也必然和真正的自主开发背道而驰。

作者:胡立彪


爱问(iAsk.com)


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