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滚动新闻 > 正文
 

评论:防范房贷风险 银行必须努力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6年08月21日 09:02 经济参考报

  一座接近完工的足有十几层高的写字楼,三年多来一直静静地矗立在北京南城繁华地段的一个路口上,裸露着水泥柱子的大厅,告诉路人这项工程已经“烂尾”,而类似这样的半截子“烂尾”大楼,在这个不太大的区域里就有三四处。令人不解的是,与几座“烂尾”楼相隔不远的地方,一个新的写字楼项目又在热火朝天地建设着,不知道等待它的命运最终将是什么。

  “烂尾”楼令人起疑的地方在于,既然交不了钥匙,卖不出去,当初它们向银行贷的款拿什么归还?如果有头无尾的房子越来越多,银行的风险又如何消化?此问并非杞人忧天,有统计说今年前7个月,全国房地产开发投资9411亿元,同比增长24%。到6月末,全国商品房空置面积1.21亿平方米,同比增长17.2%,显示出当前商品房的空置率仍然比较高。那么,与之相配的贷款也必定不是一个小数目。有分析指出,尽管中央政府近年采取了一系列调控措施,以解决房地产固定资产投资规模过大、增长速度过快等问题,并在一些方面也取得初步成效。但是,从现实情况看房地产市场发展中的一些突出问题仍然还没有得到根本性解决,不少房地产项目开发中的巨大风险正转嫁给商业银行。

  对房地产金融风险的不断积累,银行主管部门未免忧心忡忡。银监会最近就出台新措施,督促各银行及金融机构加强和改进房地产信贷管理。其中重点要求商业银行“强化贷后管理、防范和控制信贷风险”。据说,把贷后管理单独列做一条措施予以系统化地重点关注,在银监会尚属首次。

  所谓房地产过热不利于经济发展,主要指金融风险。倘若银行的钱都贷给卖房和买房的,一旦市场出现问题,最终肯定要“砸”在银行自己手里。亚洲金融危机就是前车之鉴,然而由于房地产市场所蕴涵的巨大经济利益,让我们的不少商业银行忽视了风险正在悄然降临,而追求短期效益的冲动,又使商业银行在对待房地产贷款问题上,普遍容易犯前期把关不严、后期管理不到位的错误,致使问题贷款层出不穷,“虚假按揭”等套取和诈骗银行贷款的行为时有发生,给我国金融运行带来极大隐患。

  防范房贷风险,完善信用制度和规范金融管理是必不可少的。正是由于制度和监管的不到位,造成银行贷款环节漏洞颇多。尤其房地产信贷,很多开发商“空手套白狼”,通常的做法是先圈占土地,而后连房子的影子还没有呢就大卖楼花,美其名曰“房屋预售”,其实就是用买房者的资金或贷款进行后续建设。如此做法,成功了开发商不费多大成本,就能稳拿巨额利润;失败了无非将“烂尾”楼往大街上一扔,由发放贷款的银行去收拾摊子。从金融业近年来暴露出来的大案要案不难看出,金融业要真正做到防止盲目放贷造成的呆坏账增加,在完善自身管理制度等方面尚有很多地方有待努力和改进。

  此外,适度减小信贷扩张压力,也是有效控制贷款潜在风险增加不可忽视的一面。央行最新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房地产的信贷率达到了48%,可见房贷对一般商业银行的吸引力是非常之大的。当然,银行所面对的信贷压力不完全是自身因素所致,各地对房地产投资的热度持续升温,让银行想减少房地产信贷也很难做到,但是作为掌握信贷闸门的机构,银行自己如果抵御不住房地产贷款所带来的利益诱惑,一味地扩大贷款规模,就会让金融风险豪无阻滞地形成气候。

  可见,要控制由房地产贷款过快增长所带来的金融风险,金融业要做的首先是必须在信贷发放业务中回理性归,其次是尽快健全行业风险控制机制。在这方面,银监会的规定不可谓不全面,但是要把文件变成行动,并确保收到实际效果,恐怕就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了。


 如一  


爱问(iAsk.com)


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