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滚动新闻 > 正文
 

评论:听听学生对就业率的真实感受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6年08月21日 09:02 经济参考报

  武汉的小孟是华中科技大学武昌分校的英语专业2006年毕业生。现在一家投标公司工作,刚刚拿到第一个月薪水。谈起几个月前找工作的事情,他无奈地说:“当时在写毕业论文之前,系上辅导员要求我们找家长、找朋友,反正是通过关系,找个公司或单位,写个证明,盖个公章,证明自己已经就业,再把证明交给学校。到毕业时,听校方谈我们专业就业率达到了80%多。而据我所知,仅我们班还有一半同学的工作还没有着落。

  刘岩松是西安一所大学企业管理方向的在读博士,他说,2002年自己会计专业本科毕业时,就业相当不错,应该在80%以上。但这两年形势严峻,到今年7月毕业为止,管理学院应届毕业生已签订就业合同的还不到40%。

  重点大学的就业压力比普通高校似乎要小一些,或者说,他们的压力更多来自于能否找到一份理想工作。但即便如此,“毕业等于失业”的阴影困扰着同学们。

南开大学外语专业一位姓邓的女生去年本科毕业,她回忆当时班里共有106个人毕业,除了出国、考研的人外,剩下不到一半的人需要找工作,最后毕业时有五六个没有找到工作。“找不到工作的虽然不多,但也不像学校统计的就业率95%以上那样乐观。”

  不仅本科生找工作困难,研究生的就业情况也不容乐观。小王本科毕业于郑州大学,毕业后以高分考入了一所更为知名的大学读两年制硕士研究生。“本科时候老觉得上了研究生就好了,但今年找工作甚至不如当年本科。班里学生到今年6月份才只签了一半左右,尤其是女生,我们宿舍的三个女生只签了一个。现在工作单位又要求工作经验,有时候我就对用人单位说自己是本科毕业,已经工作过两年的人了。”

  针对同样的问题,记者还采访了该校研究生办公室一位老师。她的观点则和王同学大相径庭。她说,今年本院研究生就业率还没有做出具体统计,但应该在96%左右,她甚至表示有一些实际找到工作的学生还没有算入已就业比例中,“比如去电视台栏目组打工的同学,现在许多栏目组并不签协议,但是有工作、有收入,我们把这种叫做隐性就业。”


 本报记者 曹滢 罗博 聂晶 实习生 韩晓东  


爱问(iAsk.com)


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