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财经纵横

央行加息:情理之中 意料之外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8月21日 08:47 中国经济时报

  ■本报记者 王宇新

  18日傍晚,央行突然对外宣布,自8月19日起,将商业银行机构的存贷利率各上调0.27个百分点。一年期存款基准利率由现行的2.25%上调至2.52%;一年期贷款基准利率由现行的5.85%上调至6.1%。其他各档次存贷款基准利率作相应调整,长期利率上调幅度大于短期利率上调幅度。

  这次央行加息时机的选择是在情理之中。7月份,统计局公布上半年我国经济运行状况时指出,固定资产投资增长过快和信贷猛增是当前金融运行的突出特点。此后,市场关于“加息”的预计一直未断,但央行却久久不见动静。虽然其间央行两次上调金融机构的存款准备金率和多次加大公开市场操作力度等数量型工具收回过多流动性,但也只是在短期内能够回收银行体系的一部分流动性,不会从根本上改变银行体系流动性充足的局面,只是“权宜之计”。由于调控手段比较温和,仅仅着力于资金供给方面进行调控,效果尚未显现。国家统计局公布的7月份经济运行数据显示,固定资产投资增长过快虽然有所缓解,但仍然是当前的主要问题,有必要紧缩信贷——在控制资金的供给方面采取更为猛烈的措施。

  此次央行在调整利率时,着重长期利率上调幅度大于短期利率上调幅度,凸现了央行通过上调基准利率,加大投资行为的融资成本,引导企业和金融机构恰当衡量信贷风险,防止贷款盲目扩张;尤其是随着融资渠道日益多元化,提高资金成本还可以广泛地调节全社会投融资行为和预期,促使各类投资主体更加趋于理性,达到利用利率杠杆抑制投资和信贷需求扩张的目标。

  但这次央行加息又在意料之外。统计局一季度公布的数据显示,除了经济运行中投资增长过快、货币信贷投放过多的问题之外,外贸顺差过大也是一个比较突出的矛盾。恰逢汇改一周年,

人民币汇率便逐渐变得敏感起来,虽然央行也采取了诸多手段,提出“藏汇于民”等等方式来化解外汇储备过多的风险,但外汇储备增加过快仍然是当前一个突出的问题。8月份美国方面暂停了继续加息的政策,如果人民币方面继续加息,则使得人民币和美元的利差进一步缩小,对
人民币升值
的预期会进一步加大,导致更多投机资本的涌入,加剧外汇储备的压力。这就是市场上流传的央行“为了保住利率,牺牲汇率”的传言所在,或许也成为央行迟迟没有提高利率的原因。此次央行选择在这个时机提高存贷款利率0.27个百分点,确实有点出人意料。如何进一步解决汇率问题和过多的外汇储备就成为下一步需要关注的方面。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