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滚动新闻 > 正文
 

独董自律组织能否终结“花瓶”时代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6年08月21日 07:39 经济参考报

  针对上市公司独立董事不发挥作用的“花瓶”现象,河南省成立了全国首家独立董事委员会,意图利用公司独董的群体力量真正“发挥作用,发出声音”。有关专家认为,此举是完善独立董事制度的一个有益尝试,但仅仅依靠建立独董自律组织还远远不够,只有对企业内部与外部环境进行更多的制度性改革,才有可能拯救越来越被边缘化的独立董事的命运。

  九成独董提名时中小股东缺声音

  自2001年我国上市公司独立董事制度正式实施以来,独立董事制度在我国取得了较快发展,但由于各种配套制度和外部环境还不够完善,独立董事制度在实施中还存在不少问题。

  河南证监局负责人介绍,独立董事是公司董事会的重要成员,按照中国

证监会《关于在上市公司建立独立董事制度的指导意见》规定,上市公司董事会、监事会、单独或者合并持有上市公司已发行股份1%以上的股东,均可以提出独立董事候选人,并经股东大会选举决定。而现实是,多数中小股东在独董提名中声音缺失。目前河南省已经有32家A股上市公司配备了独立董事。河南证监局去年年底进行的一项调查显示,全省上市公司近九成独立董事完全由公司董事会提名,中小股东在提名中没有“发声”。调查还表明,半数以上的独董职业为教育、科研,相当一部分独董缺乏参与企业管理的经验。而在这些独董中,大多数人参加公司董事会的时间为5至9天,在上市公司实地办公时间为1至5天。因为没有足够时间有效履行职责,独董主要是在公司重大关联交易中行使其职权。独董与中小投资者平常的“联系和交流”也很少,担任河南省一家上市公司独立董事多年的一位会计师就表示:“从来没有中小股东和我联系过。”法规不完善加上自身因素等限制,使独立董事们基本形同摆设。四川上市公司协会进行的一次独董调查,内容包括了独董履职、独立意见、选聘考评和任职感受等43个子项目。调查结果显示:在接受调查的所有独董中,1/3的独董在董事会表决时从没有说过“不”,35%的独董从未发表过与上市公司大股东或高管有分歧的独立意见,曾经违心投赞成票的人竟然达到100%。而据全国性的有关调查显示,目前我国的上市公司中,95%以上的独立董事都没有真正发挥应有的责任和义务,而且基本上都是名人阵容,其中很多人并不是搞经济、金融研究或企业财务运作的,甚至对公司的主营业务都不甚了解。这些不“懂事”的董事大多也就成了任大股东随意摆设的花瓶。一些业内人士表示,独董制度运行几年来,尽管对规范公司运作、维护公司整体利益、关注中小股东合法权益不受损害等方面起到了一定作用,但实际效果与制度设计初衷却仍然有相当距离。尽管多数公司都确立了独董,但随着上市公司层出不穷的问题和风险给市场带来的挑战越来越大,其中一些独立董事不发挥作用而出现的“花瓶董事”现象,也越来越引起投资者的不满。

  寄希望利用群体力量发挥作用

  在体味了多年的尴尬之后,一些地方的独立董事们开始试图走出边缘化的状态,利用群体力量发挥自身的作用,发出自己的声音。去年年底,河南上市公司协会下属的独立董事委员会正式成立。据悉,这也是全国首家成立的独立董事自律组织。

  河南上市公司协会会长孔凡群介绍,随着我国新修订的公司法、证券法对独立董事在上市公司中法律地位的明确,独立董事制度在我国将会得到进一步发展。但现状是,独立董事各自为政、少有交流,独立董事缺少一个属于自己的组织,因而独立董事委员会的成立很有必要,可以为独立董事找到一个互相交流的平台,加强自律,以便更好地履行职责。

  河南证监局局长董家臣认为,有了独立董事委员会,可以将原本分散于各地的上市公司、拟上市公司的独立董事与河南监管局联系起来,使得上下沟通渠道更加通畅、便利,提高工作效率。同时,独立董事委员会的成立,也有利于规范独立董事制度。今后监管部门将围绕此进一步促进独董工作,使独董在公司中尤其是在“一股独大”或者存在内部人控制现象的企业中,独立有效地履行好职权。

  对独立董事委员自律性的加强,也十分引人注目。在独立董事委员会的职权权限和行为规范中,对独立董事的工作权限、应履行的职责等方面均作了相应的规定。河南九鼎投资咨询有限公司证券总部肖玉航对此表示,通过独立董事自律性组织建设,将有助于提高独立董事的职业素质和工作水平,从而提升董事会的整体决策水平和经营管理水平。肖玉航认为:“成立独董委员会更有现实性的好处是,有利于保护中小投资者的合法权益。它为中小股东与独立董事的沟通与交流创造了条件,可督促独立董事切实保护股东特别是中小股东的合法权益,将有利于推动公司化解证券市场风险,切实保护股东利益。”

  内外都需要进行更多的制度性改革

  一些行业组织,在成立的初期风风火火,但在发展的过程中却因为各种原因变成有名无实,刚起步运作的首家独立董事委员会是否也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对此,河南上市公司协会会长孔凡群表示,河南独立董事委员会制定了规范的工作制度,对独立董事委员会的运行有详细的规定,通过各方的努力,有信心把它办成一个规范管理、高效运作的行业自律机构。

  河南省社科院研究员巫继学认为,河南上市公司协会率先成立独立董事委员会是一个非常好的尝试,但这还远远不够,必须在宏观上有一个行之有效的制度,进行制度性的改革,才能彻底改变独立董事们的边缘化状况。现在最关键的是要从独立董事能够独立“董事”的环境入手,给独立董事们创造一个独立发挥作用的环境,包括企业内部环境与宏观外部环境。

  中科院博士生周城雄认为,中国的独立董事制度要发挥作用,至少要消除独立董事制度中的一些重大缺陷:首先是独立董事不独立。独立董事的聘请都是上市公司的股东大会决定,但是大股东控制的股东大会其实也就是董事会,由董事会聘请独立董事监督自己,实际上任何有理性的董事会都会选择与自己关系良好、不会唱反调的人。而大多数独立董事也很明白,聘请自己的是谁,是谁给自己付钱,他们当然就会站在谁的立场说话。其次,独立董事责任过轻。独立董事制度实行了多年,中国股市发生的重大案件已经很多了,但是独立董事因为失职而受到处分的却极少。因此,一些独立董事在没有监督和制裁的情况下,自然就不会有动力去反对大股东的胡作非为。再次,独立董事没有职业化。在没有职业化的情况下,独立董事就不会有职业门槛和职业声望,我们没有听到任何独立董事因为职业操守很好、职业能力很高而被各公司争相聘请。正因为独立董事没有这种职业声望的动力或者压力,很多时候也就不会珍惜自己的声望,反而对大股东曲意奉承。有专家建议,在新的公司法、证券法施行的条件下,要从建立独立董事工作机制、强化独立性要求、建立独立董事信用管理制度等方面,对《关于在上市公司建立独立董事制度的指导意见》进行完善。一个考虑是,可以打破常规、全方位营造职业化独立董事,建立类似职业经理人的专职独董,让他们有职业声誉和职业规范,并根据市场化原则,获取相适应的报酬。以此让独立董事们能真正独立于上市公司,认真地为所有股东和中小投资者专业、负责地出具意见,限制和监督上市公司的违规行为,促进上市公司良性发展。


 本报记者 古文洪  


爱问(iAsk.com)


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