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滚动新闻 > 正文
 

明权活制 多策并举 林兴民富——浙江林改综述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6年08月20日 09:33 新华网

  新华网北京8月20日电(记者 董峻)浙江,一个资源小省,利用林地资源搞出了上千亿元林业总产值,木业、竹业、花木、森林旅游业位居全国前列。动力何在?

  从上个世纪80年代初的林业“三定”,到新一轮的山林延包,林权制度改革不仅给浙江带来青山绿水,实现了森林面积、蓄积、覆盖率“三增长”,林农生活也蒸蒸日上。

  “三部曲”走出稳农、活林、惠民之路

  临安市太湖源镇白沙村,农民由于有了山林的产权,可以安心靠山吃山、吃山养山。一家家农户依托青山绿水、森林景观办起了“农家乐”,足不出山,一般的农户年收入就达5万元,多的25万到30万元。这是记者日前在当地了解到的情况。

  上世纪80年代初,在全国实行的“稳定山权林权、划定自留山和确定林业生产责任制”的林业“三定”中,浙江全省72%的集体山林已到户经营,形成以家庭经营为主的林业经营体制。由于明晰了山林权属,实现了山定界,林定权,人定心,极大地调动了千家万户林农的林业生产积极性。仅1983年、1984年两年,全省就涌现出2000多户造林大户。

  80年代末90年代初,浙江全面推行林业股份合作制,进入林权制度改革第二阶段,实行山林折股、收益按股分配,推广“分股不分山、分利不分林”的经验,坚持“明确所有权、稳定承包权、搞活经营权”的原则,实行“三权”分离,促进林业的规模集约经营。

  随着浙江民营经济的发展,要求集约化、规模化、产业化经营的呼声越来越高,要求进一步明晰产权归属、落实经营主体的愿望更加强烈。今年年初,浙江省委省政府再次在全省部署开展延长山林承包期的工作,进一步深化林权制度改革,并坚持长期稳定、“三权”分离、依法经营、因地制宜的原则。

  他们确定,对已划定的自留山保持长期不变,由农户长期无偿使用、不得强行收回。自留山上的林木一律归农户所有,对已承包到户的责任山继续由原承包户承包,承包期再延长50年。对未满法定承包期的责任山,原则上一并延长承包期至2055年12月31日。截至目前,全省已有23个县(市、区)完成山林延包工作试点工作并全面铺开,占31.1%。

  机制创新激活林业生产要素

  据最新统计,浙江全省林业流转面积已达500多万亩,工商业主投入林业资金达80多亿元,社会投资日益成为浙江林业建设发展新的动力来源。针对这一新形势,浙江把规范流转工作作为新一轮山林延包工作的重要内容,及时出台《浙江省森林、林木和林地流转办法》,初步明确了物权和债权的各自范围以及不同的管理方式。

  同时,在建德市试点建立区域性的山林流转交易市场,正式开通了森林资源流转交易网站。市场建立仅两个月,全市已转让林木面积1.84万亩,收回集体资金360多万元,已有1140万元民间资金投资林业。

  浙江还在管理机制创新方面下了一番功夫,对建设物权保护、抵押、评估、资产变现等制度进行了探索,如:成立了全国首家股份制林业担保公司——浙江信林担保公司,为全省林产企业和合作社贷款提供担保融资服务,已为80多家林产品加工企业和合作社提供200多笔贷款担保,累计3.8亿元。2005年7月,浙江全省实行网上核发林木采伐许可证,此举既规范了发证,又方便了群众。

  在林业经营上,浙江省实现了分类经营的重大变革,建立健全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基金制度,对分类经营中被划入生态公益林的农户,在其提供森林社会公益效益的同时,政府负责给予一定补偿,全省3000万亩生态公益林给予每亩每年10元的补助。为此,省财政每年用于生态公益林的补助金额达3亿元,并形成稳定的投入增长机制。

  改革深化奠定林业现代化基础

  分山分林,并不是林权制度改革的目的。林权制度改革,一方面转变了林农的思想观念,提高了生产积极性;另一方面,明晰的产权,解放了的生产力,创新的体制机制,又为林业的快速发展提供了前提条件。

  针对林农人口增减较大的实际,浙江各地采取各种不同措施完善山林承包责任制。如安吉县采取“动钱不动山”的做法,使90%的竹林承包款都能上缴村集体,在原承包林地不动的前提下,由村集体与人口减少的承包户共同承担,补偿人口增加的农户,既保护了承包人的积极性,又对没有林地的农民进行了补偿。

  浙江还率先在全国改毛竹采伐限额为采伐计划管理,解决了林农因经济利益而争夺采伐指标的矛盾,消除因采伐限额而带来的后顾之忧,调节了市场需求。这一措施符合毛竹生长发育规律,顺应了林农心意和经营习惯,调动了林农培育竹林的积极性。竹乡安吉毛竹采伐量从2000万株增加到2500万株,林农人均收入从7050元提高到8500元。

  抓协会和专业经济合作组织建设也是浙江林业一大特色。结合政府部门的职能转变,浙江大胆将行业规划、行业管理、产品推介、行业标准制定等职能放权于协会,增强行业自律能力。目前全省500多个林业专业合作组织有成员数6.23万个,带动农户76.15万户,带动基地205万亩。涵盖的范围涉及笋竹、花卉、苗木、干鲜果等主导林业产业,服务领域从生产、流通到产品加工、品牌建设等。

  科技支撑方面,为快速推广先进技术和高科技成果,浙江林业部门在基地建设中建立了首席专家联系制度,整合和推广普及了雷竹覆盖早出高效技术、毛竹四季笋高效技术等100多项先进实用技术。绍兴、遂昌、安吉等地农民采用四季平衡出笋技术集约经营竹林,使毛竹亩均年效益从500多元提高到3000多元。(完)


爱问(iAsk.com)


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