诺基亚起诉天时达 国产手机遭遇专利狙击 |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6年08月16日 09:16 中国经济时报 | |||||||||
■本报记者曹增光 诺基亚诉天时达外观侵权再度点燃了专利层面上的中外对抗战。 日前,诺基亚在北京市第二中级人民法院以外观专利权受到侵犯起诉天时达等4家公司,索赔50万元。这在国产手机已经在国内市场上节节败退的时候,无疑是对国产手机的穷
这也说明,使用“知识产权保护”大棒,已成为跨国公司狙击中国企业的利器。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经济安全研究中心主任江涌指出,目前中国已经进入了知识产权摩擦高峰期,欧美强势品牌在全球范围内大肆进行知识产权“圈地运动”,凡是能纳入专利的都被毫无遗漏地纳入,甚至将诸多本不可能被授予专利的商务模式、技术方法、服务方式等纷纷纳入专利范畴。 江涌认为,表面上看,世界各国接受同样的知识产权保护标准是合理的、公平的,但是由于各国经济和科技的发展水平差距悬殊,因此接受惟一的知识产权保护标准,尤其是接受发达国家提出的标准,只会造成有利于发达国家而有损于发展中国家的结局。不论是当下的手机还是汽车,每个国家在不同阶段都会多少存在着模仿、学习的现象,日本学美国,韩国学日本,中国也会不可避免地重复这一历史。因此,能否处理好诺基亚等洋品牌抡专利大棒的行为将直接关乎到行业的命运。 诺基亚指责外观侵权 日前,诺基亚以“设计专利侵权”为由状告天时达,恰恰证明了国产手机将遭遇洋品牌的专利围剿。而此时的国产手机已风雨飘零,国产手机的发展路径可谓一波三折。洋手机凭借本身的各种优势一直对国产手机进行“挤兑”,国产手机从最初洋手机“一统天下”的市场夹缝中生根,到搏得一片疆域,再到大势被削,国产手机如今已经被逼到了出口这一条路上,而在这条路上,又遭遇洋品牌专利侵权的指控。 1999年之前,中国手机市场一直是洋手机的天下,国产品牌只占到手机市场的3%。所谓的竞争不过是洋手机之间的事,他们对国产手机根本不屑一顾。1999年以后,当洋品牌为争夺市场老大而大打出手之时,国产手机凭借在本土的渠道策略、机型创新、低价优势,在2003年一举打下了国内手机市场的半壁江山,一时间洋品牌转变了对中国市场的态度,开始调整策略,对国产手机品牌发起了迅猛攻势,进行了一系列的狙击。 首先,洋品牌针对国产手机在本土的渠道优势,于2003、2004年开始向低端市场延伸触角,对中低端的手机产品发起了价格大战,并且洋品牌特别注重向国产品牌学习渠道经验,进行渠道改制,加强对乡镇中低市场的覆盖,抵消了国产品牌以往在渠道上的优势,给国产手机凭借渠道取胜的策略当头一棒。 除低价竞争和渠道建设以外,产品更新也是洋品牌打压国产手机的重要手段,洋品牌积极适应中国用户对外形的审美习惯,陆续推出翻盖产品;诺基亚曾经表示是永不做翻盖手机的,可在2002年底借鉴了其他品牌的翻盖手机的设计以后,于2003年开始翻盖手机的生产,提高了销量;从此,洋品牌推出新机型的速度越来越快,国产手机品牌在外形设计上的优势被打破,洋品牌又进一步吞噬了国产品牌的市场分额。 为什么盯上天时达? 有业内人士提出疑问,洋品牌已经重新拿到了中国市场的大部分市场,此时针对外观设计发难多少有些不合适宜。有统计数据显示,2006年第一季度已有7家国产手机赢利,并且国产手机的出口额度大幅度上升,以天时达为例,仅2006年前几个月,销量就高达200万部。显然,突然急剧飙升的出口量是洋品牌手机着手考虑专利封锁的真实原因。因为,技术封锁往往要强于其他市场手段,特别是对于国外的一些销售商,一般涉及到专利侵权,他们就会提高警惕。 这将直接影响到国产手机厂商的出口规模。但令人奇怪的是,诺基亚为什么偏偏选中了天时达,而不是其他国产手机厂商,因为,在外观造型上酷似的产品远远不止天时达一家。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天时达是国内最早一批拿到手机牌照的企业。虽然国产手机整体陷入亏损泥淖,天时达却保持着赢利并且销售额持续增长。其2004年销量为350万部,2005年上升至500万部,在国产手机阵营中表现突出。天时达一内部人士也这样告诉记者,在其他国产手机兄弟企业滑落时,天时达的表现太扎眼了,并且出口这一块表现尤为突出,成为侵蚀洋品牌市场的心头大患,遭到棒喝也不足为奇。 诺基亚此时“出招”绝非一时兴起,“专利侵权”的由头只不过是洋品牌狙击国产品牌而采取的非常规性武器。一位知情人士表示,国内手机“模仿”或者“学习”诺基亚的绝对不是个别现象,而为何诺基亚单单拿天时达开刀?据传言,当时诺基亚“圈定”的国产手机厂商有好几家,而经过分析比较后,发现大多都是有政府背景或国企背景的,惟有天时达是没有官方背景的,属于好捏的“软柿子”,加上目前国产品牌中天时达出口规模大,所以最后拿天时达开刀。 不论是哪个国产手机触犯到洋手机的利益,为了维护自已的高利润,洋品牌迟早都会想出各种办法来进行打压。早在2005年,奥克斯抛出《中国手机成本白皮书》,大力抨击手机市场中某些洋品牌存在着不合理的暴利。在夏新日前举行的一次新闻发布会上,夏新总裁李晓忠猛烈抨击洋品牌手机的高价位极不正常,甚至称这是在“掠夺消费者金钱”。洋品牌手机的超高利润已犯众怒。 侵权第一仗要打好 过去,三星等手机厂商也仅仅是口头上“叨唠”几句,但对国内特别是内地的国产手机厂商动真格的,这是第一次。在国产手机整体都存在着“类似”产品的情况下,这一仗的输赢就显得至关重要。赛迪顾问的一位电信分析师表示,手机厂商越来越多,外观相仿的机型也越来越多,至于是抄袭还是借鉴,诺基亚此次状告天时达可能会成为今后业内侵权案件解决方式的蓝本。一旦败下阵来,很可能引发一连串的外观侵权指控,而界定是否外观侵权也存在模糊地带。 也有专家表示,从某种意义上讲,国产手机面临洋手机的严厉打压并非坏事,反而可以警醒国产手机找到差距与问题。近一两年来,国产手机的日子并不好过,所有厂商也都在寻找病根,但也都是停留在“临时抱佛脚”的救火阶段,孰不知,常常挂在嘴边的“外观设计差、创新机制缺失”却是引发所有病症的根源,铲草不除根的话,一切都等于零。洋品牌拿起外观设计侵权的大棒就为国产手机敲响了警钟。 国产手机起步比较晚,学习是一个必然的过程。综观全球,一个新产业的兴起都是从模仿和学习开始的,当初的韩国汽车就是从学习日本开始,而日本又是从学习美国开始的,但对于国产手机来说,应该将这个学习阶段尽量缩短。而且,目前国产手机阵营中出现了重出口轻国内市场的苗头,如果仅仅是以此作为学习、消化技术的缓冲期是值得鼓励的,但中国市场是国产手机的自留地,完全放弃而转攻出口是不理智的行为。 而来自美国工业设计协会的统计数据表明,美国平均工业设计每投入1美元,其销售收入为2500美元;日本日立公司的统计数据显示,每增加1000亿日元的销售额,工业设计的作用就占51%,而技术改造的作用仅占12%。可见,外观设计创新就如同一个可以源源不断创造利润的魔杖,只有掌握着自主设计权的企业,寿命才会长,才能避免掉进包围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