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财经纵横

公司违规生产是主要原因 欣弗事件调查画上句号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8月16日 03:03 北京商报

  商报讯 (实习记者 肖玮) 昨日,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通报,经过调查证实,安徽华源生物药业有限公司违规生产,未按批准工艺灭菌,是导致“欣弗”不良反应事件的主要原因。

  国家药监局已责成安徽省药监局对“安徽华源”的违法违规行为依法做出处理,并追究相关责任人的责任。

  经查,该公司2006年6月至7月生产的“欣弗”未按批准的工艺参数灭菌,降低灭菌温度,缩短灭菌时间,增加灭菌柜装载量,影响了灭菌效果。

  自2006年6月份以来,“安徽华源”共生产“欣弗”3701120瓶,售出3186192瓶,流向全国26个省份。除未售出的484700瓶已被封存外,截至8月14日13时,企业已收回1247574瓶,收回途中173007瓶,异地查封403170瓶。

  言论

  亡羊请勿忘补牢

  经历了半个多月的时间,各方终于等来了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对“欣弗”调查盖棺定论的说法。然而,事件的水落石出并没有带给人一丝轻松。从年初的“齐二药”到现在的“欣弗”事件,我们看到的是药品监管中暴露的诸多漏洞,同时,也感到药品生产质量规范(GMP)的无力。

  “欣弗”事件反映了当前药品市场秩序的混乱局面,也暴露出医药监管工作存在的漏洞。

  首先,一家药企拿到GMP认证后,就像拿到了免死金牌,可以在生产过程中为所欲为而无人过问,这是药监部门的失查;其次,“欣弗”事件已经过去半个多月了,仍有大量“欣弗”下落不明,这是药监部门的失控,如果说每瓶“欣弗”都像一枚定时炸弹,那么问题药品多在市场一天,就会给患者增添多一分危险。当然,最终还有

卫生部门对医生为一己私利、滥用药物的纵容。

  总有一天,“欣弗”事件会淡出人们的视线,但它所留下的教训是不该被淡忘的。“亡羊就要及时补牢”,否则类似的药害事件还将泛滥下去。卫生、药监等政府部门应该从药品出厂检验这一源头抓起,同时,还要实施对政府管理部门的问责制度。否则,关了“齐二药厂”还可能出现“齐三药厂”,停了“欣弗”还会有“欣弗2号”,长此以往,不但医药产业得不到良性发展,患者的用药安全也面临严重危机。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