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财经纵横

外汇局封堵热钱流入渠道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8月15日 09:16 中国经济时报

  外汇局提出,当前要高度重视和密切关注短期资金通过贸易、个人外汇和投资等渠道流动的状况,深入研究改进外汇管理,强化对跨境资本尤其是短期资本流动的监控和管理

  ■本报记者黄杨

  在日前召开的国家外汇管理局全国分局长座谈会上,外汇局提出,当前要高度重视和密切关注短期资金通过贸易、个人外汇和投资等渠道流动的状况,深入研究改进外汇管理,强化对跨境资本尤其是短期资本流动的监控和管理。

  “目前,在国际流动性过剩的问题比较严重的背景下,‘热钱’到处寻找投资机会,中国免不了成为这些资金的目标。全球过剩流动性的输入,使得我国的资本账户顺差增长。现在外汇储备增长较快,增加了人们对‘热钱’流入的担忧。”银河证券首席经济学家左晓蕾在接受

中国经济时报记者采访时说。

  中国到底有多少“热钱”?

  中国社科院金融研究所结构金融研究室主任殷剑峰对记者说,当前国际上大多数国家都没有准确的“热钱”计量方法,但可以进行大体估算。

  国家统计局国际统计信息中心近期的一份研究报告指出,自今年2月份起,押注

人民币升值的“热钱”卷土重来。虽然目前国际上一直没有准确的“热钱”定义,但通常可以用外汇储备的增加量减去外商直接投资(FDI)和贸易顺差来计算。照此计算,2月—5月份进入我国的“热钱”规模分别达到10.2亿美元、44.5亿美元、53.1亿美元和125亿美元。

  但一位外汇局人士对记者表示了不同的看法,他说,用外汇储备的增加量减去FDI和贸易顺差并不能准确代表“热钱”的流入规模,这种测算方法过于简单。

  他个人认为,这几年我国金融体制改革加快,国有银行和股份制银行加快了引进境外投资者,去年金融部门吸引的外商直接投资也有100多亿美元;同时,证监会批准一些企业境外上市融资;另外还有服务贸易项下的收入,如旅游贸易项下的净流入;还有一部分外债。他说,上面这些正常的资金流入加起来,基本上与外汇储备的增加量减去FDI和贸易顺差的值接近。

  严控“热钱”流入渠道

  左晓蕾说,目前,“热钱”是造成国际收支不平衡的一个很重要的因素,外汇局加强对短期资本流动的监管是解决国际收支不平衡的方法之一。同时,“热钱”流入造成我国内部流动性过剩,会导致投资和新增贷款大幅增长。

  世界银行在《2006全球发展金融报告》中指出,2005年流向发展中国家的私人净资本流量达到创纪录的4910亿美元,如此巨额的流动资本,已严重威胁到了这些国家的金融安全。

  殷剑峰说,“热钱”流入的渠道很多,要针对不同的流入渠道采用不同的监管方法。7月建设部、商务部等六部门联合出台文件,对外商投资

房地产的市场准入、开发经营以及境外机构和个人购买房产等三大领域进行明确规范,就是中国政府打击境外“热钱”肆意投机房地产市场的举措。

  外汇局提出,加强对没有真实交易背景的贸易外汇收支管理,在便利多数守法合规企业经营的同时,重点加强对关注类企业或地区经常项目外汇收支的监管;完善个人外汇管理,便利个人贸易等经营性外汇收支活动,加强对个人经常性转移的监管,规范个人资本项下外汇交易;加强和改进外债管理,鼓励和引导境内机构更多地使用国内资金;落实外资进入房地产市场的外汇管理政策,加强汇兑环节的监管等措施。

    新浪声明:本版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