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滚动新闻 > 正文
 

央行盘点汇改一周年 称取得预期效果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6年08月11日 09:26 中国经济时报

  记者孙汝祥8月10日北京报道中国人民银行今日表示,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取得了预期效果。人民银行将继续按照“三性”原则的要求,统筹完善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发展外汇市场和改进外汇管理,有序推进各项改革。

  人民银行今日发布的《2006年第二季度中国货币政策执行报告》附录《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平稳实施一周年》称,一年来,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参考一篮子货币进行调节
、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运行良好,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取得了预期效果。今后,人民银行将进一步完善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

  第一,进一步发挥市场供求在汇率形成中的基础性作用,逐步提高

人民币汇率的灵活性,保持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稳定。第二,着力促进外汇市场发展,完善外汇市场风险计量和风险分担机制,促进市场结构和交易方式复合化发展,增强金融机构自主定价能力和风险控制能力,鼓励金融机构在控制风险的前提下积极进行金融创新,为企业、居民提供更加丰富的避险产品,拓宽市场投资渠道。第三,改进外汇管理,进一步促进货物和服务贸易便利化,逐步由经常项目强制结售汇制度向意愿结售汇制度过渡,创造有利于企业“走出去”的外汇管理政策环境,抓紧完善短期资本跨境流动监测、预警体系,维护国家金融稳定和金融安全。

  一年来,人民银行分步实施,进一步完善了有管理的浮动

汇率制度体系。包括增强人民币汇率的灵活性,完善人民币即期汇率形成机制,提高新市场框架下人民币汇率中间价的代表性,完善人民币远期汇率定价机制,改革中央银行外汇公开市场操作方式。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后,人民币汇率浮动弹性明显增强。

  人民银行表示,一年来,我国初步构建了由柜台零售市场和银行间批发市场组成、多种交易方式并存、覆盖即期、远期和掉期等各类基础外汇产品的外汇市场体系:一是形成以场外市场为主导,询价、撮合交易方式并存,价格联动、分层有序的即期外汇市场体系。2006年6月,银行间外汇市场成交量与汇改前相比增长显著,询价市场成交量占银行间即期外汇市场成交量的比例超过97%。以人民币汇率中间价为基准,场外市场人民币汇率随市场供求变化在人民币汇率中间价附近上下波动,撮合市场汇率与场外市场保持密切联动。

  二是银行柜台金融产品不断丰富,远期结售汇业务范围扩大,交易期限增加,人民币远期、掉期交易和利率互换试点相继推出,为企业和居民提供更为全面、灵活的风险管理机制。

  三是银行间远期、掉期市场成员不断增加,交易日趋活跃。2006年6月末,银行间人民币远期市场成员数已增加到62家,比2005年8月份人民币远期市场开办时增加48家,月交易量增长了100多倍;银行间人民币掉期市场成员数增加到56家,比2006年4月份人民币掉期市场开办时增加2家,月交易量则增长了10倍左右。

  同时,外汇市场基础设施建设也取得了新进展。经国务院批准,人民银行还有序放宽了外汇管理。


爱问(iAsk.com)


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