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滚动新闻 > 正文
 

西安经开区:带动传统工业转移升级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6年08月11日 09:26 中国经济时报

  ■聚焦西安经济技术开发区■本报记者刘慧

  40%左右的增幅,2005年主要经济指标在西部13个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中排名第一。今年上半年共完成生产总值70.1亿元,实现工业总产值169.9亿元,引进合同外资额2.86亿美元,实际利用外资1.2亿美元,完成外贸出口总额1.25亿美元财政收入增长高达52%……西安经开区无疑是西部地区最具活力、发展速度最快的区域之一。

  记者近日前往陕西省西安市采访时发现,伴随该市工业布局的调整,西安经开区以其独特的政策、区位、环境、产业、配套、服务等综合优势,正成为承接、吸纳、整合西安传统工业企业转移,尤其是制造业转移升级的重点区域。

  传统企业向工业园区转移

  经过50多年的发展,西安已成为中国西部地区重要的工业基地,但工业企业、特别是国有企业却面临生产场地狭小、交通运输不便、产业配套缺乏的瓶颈制约。“十一五”期间,西安市调整工业布局方向是:将突出中心市区综合服务功能,发展都市型工业,逐步把二环以内及沿线的工业企业,按照生产特点和产业关联性迁入统一规划的各类工业园区发展。

  “西安经开区在培育外向型经济的同时,注重发挥各方面的综合优势,吸引了西安城区内大批企业相继转移或搬迁至此。” 西安经开区管委会主任岳华峰介绍说,陕汽重卡、汉德车桥、陕西省印刷厂、西玛电机、中钢西治、启源机电以及西电公司……这些西安市民所熟悉的西安传统国有企业都相继成为西安经开区的一分子。令人乐于见到的是,传统工业企业迁建到经开区并不是一个简单的位移过程,而是通过设备更新、技术升级、管理创新、流程再造及资源整合等多种途径,实现企业的扩大再发展,进而吸引国际资本的增量投入,企业的独特竞争优势将更为集中、突出。

  整合资源实现跨越式发展

  如何壮大西安工业企业、优化资源配置,以工业化推动城市现代化?西安市国资委主任张普会给出答案:国有企业只有通过存量调整、整合,培育形成新的优势资源,才能实现产业规模、技术含量的快速提升和跨越式发展。西安中心市区工业企业在实施搬迁改造中,利用级差地租转向发展第三产业,或者就地改造成为无污染、低能耗、精细化的都市型工业。

  西码电机项目堪称西安市国企改革成功的典范。西玛电机公司2004年由西安电机厂改制而成,为扩大生产决定在西安经开区建立西玛工业园作为新的生产基地。作为西安市“装备制造业二十个重大建设项目”之一,西玛电机工业园项目投资约3亿元,今年7月中旬正式建成投产。目前西玛电机公司已发展成为国内以电机研发、制造为核心的大型企业,连续六年创行业发展速度第一中国电器工业排名第58位,中小型电机产量全国第二,形成以电机生产为主、具有多元产业结构的现代化企业集团。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西安市许多企业在优良资产转移或搬迁过程中,充分吸纳国际资本、技术和管理要素,为西安工业带来新的生命力。如:陕汽集团引来美国康明斯,西电公司引来ABB、三菱,永济电机引来日立、阿尔斯通等。

  陕西省社科院经济研究所所长张宝通表示,西安核心企业在各开发区建设专业

化工业园,以期带动工业合理布局,实现产业优化调整的路子是正确的。西玛电机公司等企业转移或搬迁到经开区,不仅实现产业配套、资源整合、设备更新、技术升级及管理创新,还为企业构建了全新的发展平台,对西安工业发展的推动示范作用开始显现。

  工业升级积聚产业竞争优势

  “吸纳——创新——引领”和“支柱产业向产业集群跃升,产业园区向城市新区跃升”是未来西安经开区的发展路径。据介绍,目前经开区已形成以商用汽车、食品饮料、机械电子、新材料等产业为主的外向型现代化工业园区。

  经开区泾渭工业园有国内最大的重卡生产基地,陕汽商用车产业园、康明斯

发动机、中钢西治、西部钛业等重点项目正在建设中。上半年陕汽集团实现销售收入40多亿元,增长率跃居行业第一。陕汽与美国康明斯合资建设的重型汽车
柴油
发动机项目,以及车桥、车架、车灯等项目先后开工,西安重型汽车产业布局初具雏形。

  “在经开区能够最大限度地吸纳相关配套企业,建立区域内市场化配套体系,降低产业内部运营成本。”陕汽集团的管理人员告诉记者。此外,中国中钢集团在对西安冶金机械设备有限公司实施重组后,新增投资21亿元,欲打造占地面积约1000亩的大型现代化冶金重型机械研发制造基地。西电公司与南京茵泰莱公司共同投资4.25亿元建设的西电工业园项目,将促进经开区内机械电子产业竞争力的全面提升,为合资企业步入良性经营轨道提供良好的发展平台。

  香港万裕公司在原陕西省印刷厂国有存量资产的基础上增资扩股,实施产权制度改革,由单一的国有体制转换为具有多元投资主体的现代公司制企业,是非公有资本介入陕西省文化产业领域的有效尝试。重组后的万裕文化公司投资8亿元建设万裕高科文化产业园,将形成具有国际水平的集出版物发行印刷、彩色包装印刷、光盘生产、激光防伪技术、影视传媒、文化产品、物流配送、出版印刷技术研发、文化博物馆为一体的文化产业基地。

  “西安经开区已成为西安市调整工业布局、实施工业强市战略的重要承接基地。”岳华峰说,目前经开区良好的发展态势源自企业、政府和开发区三个层面的有机互动,有助于西安工业竞争力优势的培育和形成,推动西安工业振兴。“十一五”期间,经开区将重点发展装备制造业等主导产业,到2010年,使西安经开区成为中国西部最重要的装备制造业基地和出口加工基地。


爱问(iAsk.com)


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