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滚动新闻 > 正文
 

北京豆腐生产将告别手工时代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6年08月11日 07:12 中国质量新闻网

  7月28日,北京市豆制品协会正式成立。该协会首任会长张振山表示,今后北京的主要豆制品生产企业,将逐步进行生产工艺改革,合理利用机械化生产,实现在豆腐制作过程中全程“不沾手”。

  张振山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豆腐作为中国一种传统的食品,已经成为老百姓日常饮食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巨大的市场需求也给豆腐加工小作坊带来了生存发展的空
间,以北京为例,据不完全统计,至少有2000多家的豆腐小作坊。张振山认为,豆腐长期以来都是以手工制作为主,进入的门槛很低,这是豆腐小作坊层出不穷的主要原因。

  张振山指出,要解决豆腐小作坊的问题,推广机械化生产是最有效的办法。目前,北京市销售额在2000万元以上的豆制品生产企业约有四五家,销售额在1000万元左右的企业有30~40家,这些大中型企业基本都已经成为北京市豆制品协会。而协会的任务就是在会员单位中逐步推行机械化生产。“这些大中型企业实现机械化之后,消费者对于豆腐质量的要求将相应提高,豆腐生产的门槛也提高了,小作坊的生存空间就变小了。”

  尽管很多企业都认识到了机械化的好处,但是,实施起来却还有不少的困难。最大的困难就是目前豆制品的生产机械很少。张振山透露,目前很多的生产机械都是豆制品企业自己研发出来的,他个人就设计了不少。“肉制品、奶制品的生产机械可以从国外进口,但是外国人都不会做豆腐,所以豆腐生产机械只能靠我们自己来研发生产。”而要解决这一困难,惟一的办法就是加强机械生产企业和豆腐生产企业的交流沟通,制作出符合豆腐生产工艺要求的机械来。

  张振山认为,除了机械化之外,豆制品的标准滞后也是制约豆制品行业发展的一个障碍。1999年实施的《非发酵豆制品及面筋卫生标准》的一些要求并不符合豆制品的生产实际,比如其要求定型包装的豆制品的细菌总数不超过750个/克,远远严于日本的标准。如果真要达到这一标准,“豆腐早就没法吃了”,因此该标准中的有些要求已经“名存实亡”,没有起到规范行业发展的目的。好在我国对于非发酵豆制品的卫生标准的修订工作已经立项,届时,北京豆制品协会也将在标准修订中发挥自己的作用。

  记者还了解到,由中国负责制订的《非发酵豆制品卫生标准》国际标准已经完稿,接下来将提交国际食品法典委员会讨论,这也是由我国负责制订的首部食品类的国际标准。作为该标准的起草人之一,张振山认为该标准一旦通过,将为我国豆制品的发展,特别是出口带来很多益处。

作者:彭 燮


爱问(iAsk.com)


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