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滚动新闻 > 正文
 

谁在抽二级市场的血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6年08月11日 05:48 三秦都市报

  本报讯 据《21世纪经济报道》报道,申银万国研究所的月度资金报告显示,在新股发行前后,往往有大量资金频繁进出一级市场。其中,75%左右的申购资金在解冻后马上流出市场。如果算上这笔资金,整个市场的常规新股申购资金预计在4000亿元以上。这个数字与近期新股发行中新增的资金量接近。

  在2004年以前,一般情况下新股IPO冻结的资金在4000亿元左右。那时,新股申购实
行市值配售,参与打新的资金本身就来自市场,而新的IPO方式由以前的市值配售改为资金申购,这样一来,就出现了专门的打新股资金,目前这部分资金已超出4000亿元,市场在不断失血。相关统计数据显示,从7月5日股指达到1757.47点的高位到8月8日收盘,沪深两市中流通市值已蒸发了1229.28亿。

  打新资金本身虽没有涉足二级市场,但是却对二级市场起到“抽水机”的作用,因为打新资金的收益正是来自于新股一级市场和二级市场之间的差价。而打新资金在获利后并没有再度回补二级市场,从而带来市场失血。

  虽然,从打新中获取收益的既有基金等机构,也有散户,但研究结果显示,只有大资金才有机会从IPO市场获得大收益。

  招商

证券研究员景志钟对截至大秦铁路上市前的12只新股进行统计分析后认为,“根据目前一级市场中的资金存量情况,要想得到稳定的新股收益,至少需要300万元的资金,个别独立发行的小盘股所需资金量更高,如保证中500股德美
化工
、得润电子的所需资金就近800万。”

  300万元以上的游戏似乎不是普通投资者可以玩的。

  按照申银万国的测算,目前有4000万的“铁杆”打新资金,即使按照最多8000亿的总申购资金额计算,那么至少有一半从新股在一二级市场间的利差收益进入了这些打新资金的口袋。

  景志钟认为,当前众多资金纷纷加入打“新”大军,主要是因为目前申购新股的收益在很多人看来仍是无风险的。从已上市的12家新股7日年化收益率来看,均高于一年期

存款利率,部分公司更是高达20%甚至30%。并且,除德美化工和得润电子外,申购新股的7日年化收益率均远高于同期已经明显走高的交易所7天回购利率。由于申购新股的预期收益率明显高于同期资金成本,诱使大量资金通过种种途径进入一级市场。

  “假设下半年继续保持现有的发行和上市节奏,则“打新”资金的全年累计收益率可达到6.85%。”景志钟表示。

  一般打新资金会在新股上市当日择机卖出,由于今年以来IPO上市的新股首日表现均不错,中国银行首日上市就最高涨至4.05元,但是之后一路走低,最低跌至3.22元,上市至今最高跌幅达到25%。这样,在新股上市之后接盘的投资者就只能面临财富蒸发的命运。


爱问(iAsk.com)


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